贸易战当头 中国会否“饮鸠止渴”?
2018年4月29日(德国之声中文网) 许多经济专家此前都预计,中国政府将在今年对"影子银行"、"地下钱庄"等不受监管的贷款采取措施,防止全国的债务水平快速攀升。但是,随着中美之间的贸易战风险迅速增大,中国政府似乎有了"开倒车"的迹象。
就在4月17日,中国央行突然宣布调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两天后,发改委又表示要降低工商业电价约10%,震惊了金融市场。此外,中国政府还准备在今年内降低个人和企业的税务负担,制造业、交通业、建筑业、电信 业以及农业领域的增值税也将在5月起进一步调低。
一些投资界人士以及经济学家此前曾预测,如果中美贸易争端趋于失控升级,北京方面将出台一系列措施来提振国内产业以及宏观经济。
安本标准投资管理的高级经济师沃尔夫(Alex Wolf)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如果中国当局发现经济增长受到不利影响,我不认为他们会继续坚持优先金融业去杠杆、抑制信贷增长的策略。经济政策的优先级将会发生变化。"
中国政府现在也担心,如果经济增长率显著低于今年的6.5%目标值,部分领域就会受到较大冲击,失业人数将会显著上涨。这会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而注重维稳的中国政府向来对此类因素非常敏感。
动能减弱
在过去的一年里,尽管中国经济遇到了房地产价格涨势减弱、信贷增速放缓、环保措施愈发严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其增长率依然超过了预期。今年第一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6.8%,比年度目标值高出了0.3个百分点。
而且,还有些专家认为,中美贸易争端也不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太大影响,因为这场贸易争端压根就不会失控。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由于中国当局现行的去杠杆计划依然留有不小的余地,我们依然对全球经济复苏以及中国出口贸易持乐观看法。"
不过,今年3月的数据却显示,中国经济的增长动能正在减弱。工业增加值、投资增长率都出现了下滑。2017年,由于出口贸易增长强劲,去杠杆化政策的不利影响多少被掩盖。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今年的出口贸易趋弱,中国政府将不得不调整政策,重新用老办法来提振宏观经济。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中美两国的贸易争端,现在还仅仅停留在口水战层面,双方宣布加征的关税,其实都还没有开始实施,即便开始征收,其力度也会因为谈判而大幅减弱;因此,现在还无法预测贸易争端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直接影响。而且,即便美国对1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受影响的商品额也仅占2017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不到7%,在GDP中的比重更是不足2%。
加征关税的直接影响,一开始可能体现为通胀率上扬,受冲击行业的企业也有可能有大量员工失业。不过,中国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丛亮对路透社表示,中国就业市场具有韧性,而且现在沿海城市还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这意味着中美贸易战导致的就业岗位损失能够被消化。
而美国政府下令禁止中兴集团采购美国企业产品之类的具体制裁措施,却有可能对经济增长形成长期的不利影响。此外,近期中国资本收购敏感行业美国企业的企图被华盛顿方面叫停,而中国政府也为美国企业在华收购设置阻碍。这些资本流动与贸易的壁垒将对中美两国的经济都造成不利影响。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亚洲经济主管高路易(Louis Kuijs)对路透社表示:"经济紧张形势有可能会抑制今后几十年中国以及全球的生产率增长。我们预计,今明两年,内需增长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而这需要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根据该研究院的最新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约为6.5%,这意味着相比第一季度,此后的经济增速将明显放缓。
文山/叶宣(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