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今天:西德与以色列建交
2015年5月1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 1965年3月,波恩还是当年西德的首都。那些天,政界以及新闻界都在围绕一个问题而相互争执:德国是否会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
现年92岁的记者德伊施科隆(Inge Deutschkron)当时和其他数百名同行一道,聚集在执政党基民盟的办公楼前。德国政要正在楼内进行闭门磋商。德伊施科隆介绍说,基民盟办公楼内的闭门会议进行了好几天,"时不时地,门就开了,走出一个发言人,对记者说:'今天不会有结果的,大家明天再来吧!'这种情况持续了好些天。"
德伊施科隆1922年出生于德国,她的母亲是犹太人。二战期间,她和母亲藏匿于柏林,躲过了集中营。二战后,她成为了记者,分别在以色列以及德国工作过多年。1966年,她还获得了以色列国籍。
如今,她已经92周岁,但对五十年前的这段记忆依然清晰。她至今无法理解,为什么联邦德国面对以色列的建交提议,花了那么多时间思考。"这真的很奇怪。埃哈德总理(Ludwig Erhard)不知道该怎么做,这真是太可笑了。"
总理的难题
以色列与联邦德国在50年代就已经有了非正式接触。而在1965年3月之前许久,以色列方面就开始尝试将其升格为正式外交关系。不过,联邦德国政府却对此犹豫不决。德伊施科隆说:"阿拉伯国家当时威胁说,一旦与以色列建交,就断绝和联邦德国的关系。而联邦德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商贸往来又实在是太重要。"
而且,联邦德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其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经贸方面,它还与西德的形象、西德对阿拉伯国家的立场、东西德关系息息相关。埃哈德总理当时确实面临着一个难题。
1965年2月底,东德国务委员会主席乌布里希(Walter Ulbricht)应埃及总统纳赛尔(Gamal Abdel Nasser)邀请到访开罗。而在之前不久,西德向以色列提供武器一事刚刚被公之于众。当时,联邦德国的官方外交政策是坚持由西德政府代表整个德国,不和与东德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建交。乌布里希作为东德的国家元首到访已经与西德建立外交关系的埃及,撼动了西德的既有外交政策。
而另一方面,西德总理埃哈德也在内政与外交上受到巨大压力,被要求终止向以色列供应武器。作为对此的补偿,西德将同以色列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这一决定是1965年3月6日作出的。据记者德伊施科隆回忆,在这之前,埃哈德总理已经听说美国(尤其是犹太人群体)对德国犹豫不决的态度很不满,因此,埃哈德力排众议,对他的内阁部长说:"先生们,我不需要你们再讨论下去了。"
不明智的人选
首任联邦德国驻以色列大使是职业外交家保罗(Rolf Pauls),而以色列的首任驻西德大使则是纳坦(Asher Ben Natan)。保罗在纳粹时期曾是德军军官,这一经历在以色列引来了谩骂:"保罗滚回家去!"
记者德伊施科隆也认为,西德斯任命保罗出使以色列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保罗在二战中还曾获得过骑士勋章,他不适合被派驻以色列。"德伊施科隆当时在以色列最大的报刊之一《晚祷报》(Maariv)上撰文,猛烈抨击保罗被任命为驻以色列大使。保罗的副官托罗克(Alexander Török),从前更是匈牙利的一名法西斯分子,1950年获得了德国国籍,成为了德国外交官。德伊施科隆说,当时她听说这一切后,几近无语,难以想像仅仅在二战结束20年后,德国在对待以色列时就这么鲁莽。
德伊施科隆在她的回忆录中是这样描述以色列与联邦德国建交的:"开始时,情况很尴尬。"
补走程序
以色列历史学家迪内(Dan Diner)认为,德以两国1965年建立外交关系,其实只是补走一下程序,真正的德以关系其实在1952年就已建立。当时,两国签署了《卢森堡条约》,联邦德国将向"犹太人要求赔偿联合会"(Jewish Claims Conference)进行总额为35亿马克的赔偿。迪内对德国之声表示,这一举动,对联邦德国重返国际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联邦德国成立后,签署的第一份双边条约--当时,联邦德国还处于盟军占领之下,并不拥有完整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