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以“软实力”竞争法兰克福书展

2009年3月12日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近年来不断重视以文化传媒为主体的"软实力"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对外宣传会议上就指出,要"精心组织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外宣活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而2009年的法兰克福书展,无疑是中国展示"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舞台,而与此同时,德国出版业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次书展,开拓中国市场。最近,德国北威州重点负责中国事务的科隆工商协会召开讨论会,探讨德国出版业在中国市场的机遇与风险。

https://p.dw.com/p/HAKU
文化软实力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 dpa

近年来,德国与中国出版业之间的业务交流日益频繁。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德国向中国销售了585部书籍版权。尽管比起前几年来有所增加,但与美国的3878部和英国的1635部相比,德国依然还有很大差距。在这其中,语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德语著作无论是从知名度、出版数量,还是从翻译难度而言,在与英美作品竞争时都处于劣势。但德国书商与出版社协会北威州联合会总经理史克女士认为,德国出版社在中国市场依然能够寻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我认为是很有机会的。因为在北威州有很多中型出版社,与那些大型出版集团相比,这些中型出版社往往都专注于某一领域。比如出版科技,经济,心理学以及社会科学等专业书籍。这些主题在中国都拥有市场,我们可以感觉到中方对此非常感兴趣。由于规模的限制,北威州出版社所拥有的专业特点目前在国外还没有得到足够的表现。因此北威州政府决定予以支持,我们也很乐意提供帮助。"

努力开拓中国市场方面的不仅仅是北威州,德国联邦政府也拿出了具体的办法。比如德国外交部和法兰克福书展公司在北京开设的德国图书信息中心已经具有十年的历史,并且迄今为止依然是唯一一家在中国为书业交流服务的机构。该中心主任王竞博士表示,德国长期以来重视与中国方面的直接交流,比如北京国际书展上连续20年都有德国主题展台。在谈到德国出版业在中国面临的困境时,王竞指出,除了语言障碍之外,盗版也是一个困扰德中图书业务的一个因素。最近几年来,中国方面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改进,王竞说:"但是很多盗版通过高新技术,或者其它(非出版业)公司的参与,变得越来越难控制,这也是政府稍微感到束手无力的地方。"

德国书商与出版社协会北威州联合会总经理史克曾经在两年前随团参加了北京国际书展,她也认为盗版问题对德国出版业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每个出版社都害怕盗版,不过我的经验是,这种担心并没有太多的理由。因为中国市场是如此庞大,如果一个北威州出版社向中国出售了版权,而与此同时市场上出现盗版的话,其造成的消极后果不会像在欧洲市场上那样严重。"

除了语言问题和盗版之外,中国出版市场的审查制度有时候也会成为一到难关。业内人士举了一个例子,德国著名驻华记者弗朗克·泽林曾经在德国出版了一本畅销书《中国密码》,而这本书的中文版则比德文版要薄很多,因为其中许多内容被中国出版审查部门删减。据说泽林还曾经半开玩笑地说,要在今后德文版的重印版中标注出那些中方删去的段落,看看究竟是那些内容在中国会遭到审查。由于中国还没有普遍意义上的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因此在与中国进行出版文化交流时往往也会引起争议。比如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邀请中国作为主宾国就遭到了一些相关人士的批评,比如曾经担任法兰克福书展发言人的霍格尔·埃尔林就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也有一些意见认为法兰克福书展将为中国的政治宣传工作提供平台。

德国图书信息中心主任王竞女士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因为我参与了最后的谈判阶段,我深深知道法兰克福书展为什么邀请中国作为主宾国,因为中国通过经济增长日益受到世界瞩目,但是中国的文化和文学还非常不被了解。而我们法兰克福书展就是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的机构,不仅仅是请中国来做主宾国,而是把中国的文化、出版业和文学作为一个主题话题,来供各界、各国、各方探讨。"

在目前的全球经济危机之下,德国出版业是否也需要来自中国的订单来度过难关呢?德国书商与出版社协会北威州联合会总经理史克女士表示,德国书商确实希望扩大与中国的业务,但北威州出版业在经济危机中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王竞女表示:"这和出版社的侧重点也有关系,儿童书籍、实用书籍以及专业书籍受到的影响较小。因为这些书在市场上价格不算贵,而且需求也不小,因此销量还不错。而那些非常专业的出版社,比如科技方面的,遇到的困难就比较多,因为他们的主要客户是工业界。当工业界运转不灵的时候,相关书籍的销量自然也会下滑。"

作者:石涛 责编:叶宣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