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欧洲基建有何利可图?
2011年12月6日投资欧洲基建:中国有什么利可图?
手中掌握着至少4000亿美元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的主权投资基金。该公司董事长楼继伟于上周一(11月28日)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表示,中国政府正在为手中的外汇储备寻找更好的投资渠道。愿意投资欧美的公路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以此促进全球的经济增长。
时值欧元危机,欧洲希望中国动用其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支持欧盟度过危机。而掌管中国外汇储备境外投资的楼继伟此时此刻发出的消息是,我们不愿意买你们的国债,而更愿意买你们的资产。
因为中国在海外的投资活动并非一帆风顺。国家主权基金曾经购买过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和黑石资产管理集团的股权,并于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而这为当时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召来了不少批评的声音。现在中投在投资方面的考虑是安全第一。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欧盟委员会主管交通运输政策规划的官员向德国之声透露,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都非常成功。这对于投资方来说,是一个有安全保障的长期投资选择。当然,这些投资都是建立在有预期回报的基础上。他表示,欧盟也不希望投资者蒙受损失。
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 Coopers)的基建项目融资专家安诺尔德(Hansjörg Arnold)认为,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关键是投资的总年限。基建项目投资方的预期应该是一个较长的投资年限。经验表明,相关项目的投资年限基本上都在15年以上。而投资国债的情况就不同,理论上投资方可以随时卖掉手中的国债。所以如果投资者的眼光放的比较长远,而且在收益方面没有过高的预期,那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他们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他也透露,不仅仅是中国,世界其他许多基金都愿意在欧洲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关键是有没有合适的项目,投资者对安全性以及投资回报上的需求能不能与项目本身的素质相符合。安诺尔德说:
"投资欧洲基础设施项目的需求不仅仅来自中国,也来自全世界其他许多诸如养老基金这类的资金来源。比如加拿大的养老基金在欧洲的基建市场上就相当的活跃。而且英美国家地区许多养老基金在此领域也有大量投资。投资回报率基本上都在10%以下。当然也要看项目本身有怎样的风险。"
同时,安诺尔德指出,如果投资方收购或投资现成的项目,那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因为这时投资方就不用承担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风险,所以能够比较有把握的评估投资收益。但同时这类项目的资金门槛也相当高,回报率也不会非常丰厚,因为风险很低。他认为,对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者来说,重要的问题是他们投资的时机:"他是自己直接参与的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还是收购一个已经正在运转的项目。我现在还无法就中国投资者的策略作出判断,但他们做决策的时候肯定要考虑这两方面的内容。 "
欧洲需要中国的投资吗?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楼继伟在这篇发表于《金融时报》的文章中还指出,全球实现强劲而平衡的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促进市场的需求。这不仅仅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当务之急是,新的需求来自哪里?问题的答案在于拉动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中国非常愿意参与其中。美国等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实例表明,这类投资能够带动经济增长。中国最近几年的增长势头也说明了这一点。现在,欧洲和美国的基础设施急需更多的投资。
对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欧盟委员会主管交通运输政策规划的官员告诉德国之声,他本人同意楼继伟的上述观点。"欧盟预计到2020年之前要向能源网络投资10亿欧元。而公共交通网在2030年之前则需要1.5万亿欧元的投资。为了向欧洲每家每户提供高速网络宽带服务,我们需要在2020年之前投资2700亿欧元。"
这位欧盟委员会的官员透露,整个欧盟的基础设施都有投资上的需求,各个国家的情况不同。鉴于欧盟内许多基建项目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产物。欧盟委员会正计划对这些项目进行升级或更新。这是欧洲基础设施最需要投资的领域。欧洲各国目前还基本都是依靠国家行政拨款对这些领域投资,而在欧债危机如火如荼之时,吸引来自全世界私人投资方加入欧盟国家的基建项目是欧盟愿意看到的。这对于双方来说是个双赢的局面。
除此以外,欧盟委员会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力求实现交通低碳排放的目标。这同时意味着需要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使其能够适应新排放标准。比如将连接可再生能源的电网接入现有传统输电网络。另外,一些新加入欧盟的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需要大量投资,特别是在修建高速公路方面。
德国普华永道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负责人安诺尔德也同意楼继伟的说法:"据我们观察,欧洲过去几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量呈下滑的趋势。我们在基建设施的维护方面堆积了许多项目。"
安诺尔德指出,欧洲现在一方面需要面对主权债务危机,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又有许多漏洞要补。而这些漏洞都是不补不行的,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欧洲必须吸引私人资本或者境外资本来填补这些漏洞。欧洲的基础设施需要的不是重建或者扩建,而是在现有基础上的维护。特别是在交通网以及社会福利设施方面,许多设施还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所以会相应的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
投资收益模式
欧洲目前的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是由政府出资,而如果未来有私人投资方的加入,这一情况可能就会发生改变。因为那时设施的使用者必须缴纳费用。欧盟委员会负责交通运输政策规划的这位官员举例表示:"拿高速公路做例子,这意味着使用者必须缴纳使用费。就算像德国这样的,不对客车征收公路使用费的国家,也有对货车征收费用的系统。德国政府从这方面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财政收入。"
所以,欧洲已经有多种向基建设施使用者征收费用的办法。除此以外,参加建设的承建方完工后,还可能从政府那里一次性的获得工程所需的全部款项。这位欧委会的官员相信 :这两种盈利模式在欧洲都可以实现,对于投资者来说一样具有吸引力。
作者:任琛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