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最大阻力:权贵资本
2012年7月19日(德国之声中文网)7月19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中国改革遭遇困局",讲述中国"红二代"中倾向于深化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的小圈子曾多次聚会,讨论中共下一代领导人需要采取怎样的新路线?
文章认为,"就连精英阶层的一些人,也对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未来规划的方向心存忧虑"。大权在握的共产党受制于盘根错节的自身利益,动弹不得。文章中写道,"许多认为自己属于改革派阵营的人认为,变革无论如何都不可避免",但"几乎没有人以为党会在不远的将来,自愿改头换面"。
18大在即,权力交接是否会带来中共改革的可能性?文章指,与胡锦涛执政十年间的政治上的停滞不前相对应,在今年3月温家宝成为中共党内唯一声言拥护系统性改革的高层领导人,有可能将接替温家宝而担任总理的李克强、副总理王岐山、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以及可能成为常委会中唯一女性委员的刘延东等人皆表现出改革意向。另外将成为中共接班人的习近平,其政治观点尚不明朗。
"五年看改,十年看埋"
中国历史学者章立凡早前曾在一个"改革论坛"上,以"五年看改,十年看埋"概括中国改革必要性,他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再次阐释了该观点:"我认为如果新的领导核心在五年内,能够从实质上启动改革,可能这种改革还能进行下去,如果在第一个任期内不能启动的话,也就无需启动了,最终的命运可能就是被历史淘汰。"
中国学者、《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杨继绳也向德国之声直言,中国社会现状促使当权者必须思索改革议题,而中国只有进行改革,才能走出当前困境: "权力参与市场竞争,造成中国市场规律没有正常发挥及垄断性的行政体制,形成了权力市场经济,所以造成了不公平,权力的滥用和资本的贪婪恶性结合,形成了种种社会问题和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制衡权力,驾驭资本,用权利来制衡权力。现在是威权政治加上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我们改革的目标就是宪政民主政治加上完善的市场经济,中国就可以走出困境。"
中国改革最大的阻力?
章立凡向德国之声表示,中国改革最大的障碍既是权贵资本,其中包括国企、央企等垄断部门,且这些企业的掌门人大多为"官二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特殊利益集团,或叫权贵资本,他们应该是30年改革历史中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希望维持现状,这样他们的利益可以最大化,如果不改革对他们来讲肯定是最理想的,如果要改革,也不能够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他们才会同意改革,这非常困难。"
杨继绳也指当前中国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改革,在中国政治改革派内部,还无法就"改革"达成一致意见,很多人并未敢奢望在中国实现公民选举,司法独立等。中国精英阶层中的改革派与公共知识分子、维权人士的改革诉求并不相同:"如何限制目前的威权政治,走向宪政民主?目前还很难走出来?还有很多障碍,比如对民主制度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对改革的风险判断也不一样,怕改革会引起社会混乱和失控,利益集团希维持现在的利益"
谁在主张和推动改革?
章立凡观察到中共老一代的改革派,虽然在晚年时发现最初的理想与现在的政治有距离,于是发出改革的呼声,但他们已处政治核心边缘,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红二代"中出现对现任执政者不满的情况:"今年我看到有一部分红二代,出于对父辈打下江山的情感,也觉得现在的执政方式不可能持续下去,他们也在主张改革,这部分人相对比较年轻,也正处于或即将处于权力的巅峰,很多人冀希望于这些人。"
杨继绳认为体制内出现的改革派力量,对中国改革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我们的目的是自上而下的,自决的进行体制改革,这样才能稳健的前进,这就需要民主派,社会知识分子的各种努力来唤醒当政者的自觉性,让他们知道只有改革,中共才能保持利益最大化,不改革就很危险。"但杨继绳也认为目前兴起的公民维权运动也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
章立凡也认为只有体制内外合力,在民间社会、公民社会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巨大压力下才会有真正的改革,否则会重复中国以前的"推一步走一步",甚至是"推一步退两步"的状况:"在一些关键时刻,体制内的力量需要体制外力量的支持,他们才能成功。如果改革的步子走急了,或改革的举措触动了利益阶层的话,有可能改革者自己的命运重蹈'胡赵'的覆辙。"
作者:吴雨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