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说人话拒政改?
2012年11月16日(德国之声中文网)舆论对中共新领导人习近平11月15日的讲话给予了高度关注。由于这是他权力履新的第一次公开讲话,被媒体戏谑性地称为"胜选演说"或"就职演说"。基于十年前胡锦涛的"胜选演说",习近平的讲话赢得了好评。但是,基于中国现实与民众权利需求,他的讲话则被批评为自吹自擂、空洞无物。
对照相隔十年的这两份"胜选演说"可以发现,其相同之处是,除了介绍班子成员、感谢媒体之外,还都感谢全体党员的"信任",表示决心不负重托,尽管实际上全体党员并未进行真正的选举或委托。
胡锦涛的"胜选演说"中,没有代表中共进行直接的自我吹嘘,而习近平则称,中国共产党"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
在谈到未来目标时,胡锦涛官话十足:"我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而习近平则强调了"人民":"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舆论注意到,两份讲话最大的两点差异,一是胡锦涛反复强调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几乎弃而不论,而代之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二是胡锦涛的讲话中回避了问题,而习近平则指出,"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
"务实亲民",不谈"政改"
新华网发表署名评论称,"总书记(习近平)的讲话语言平实,务实亲民,寓意深远","习总书记的这番讲话,给了百姓信心","让百姓宽心","让百姓放心"。
政经媒体财新网发表记者评论,称习近平讲话"一种清新的文风扑面而来"。这篇讲话语言朴实,通篇很难找到国人习见的文件式修辞,这固然是习氏经历、性情、思维方式等个人因素的反映,也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集体超越意识形态、直面现实难题的务实风格。这令人感到欣慰。"
香港大学学者钱钢认为习近平的这次讲话"很正面"、"很亲切"、"很实在"。钱钢说:"我觉得这里面释放出来的信号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的语境里面就是说人话还是说神话,他是说人话。我觉得中国的变革要从说人话开始,朴素的,常识性的话开始。 "
政论人牟传珩则指出,习近平"就职演说"只字未提"政改":"除了高调吹捧中共的业绩外,对其历次发动政治运动给中华民族造成的灾难,没有丝毫反思。整篇演说只字未提'政改',通篇平淡无奇。"
知名维权人士胡佳说,"当习近平在他的总书记处女秀中说到:'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我就知道他的整篇表述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在公民看来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自身权力和利益服务的政党。习近平和他的中国共产党一样缺乏的品质就是'实事求是'。"
"法治"无存,"权利"不见?
致力于建立公民社会的法律工作者许志永,发表《致习近平先生的公开信--一个公民对国家命运的思考》,指出"无比奢华盛大的仪式背后是弱者的绝望和无助,有人是统治阶级,靠权力,靠枪杆子,靠公检法,靠黑社会,拼命攫取私利,然后把财富和子女转移到国外;有人是被统治阶级,无权无势,任人欺压,没有平等的机会,没有普世的权利和尊严,连一点微弱的社会保障也成为强权者蚕食和侵吞的黑洞",呼吁习近平领导中国进行包括多党竞争、司法独立、新闻自由、军队国家化、地方自治在内的政治变革。
活跃的网络时评人北风对此并不乐观,他针对习近平的讲话指出,"'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是很明显的左倾信号,一些人还在那叫好";"胡锦涛在十七大的时候好歹提了民主两字,这次习没碰'民主','法治'无存,'权利'不见,甚至人民'利益'也未涉及"。同时他指出习近平团队"政治上的负资产":"李克强主政河南时艾滋病爆发性感染;张德江主政广东时镇压汕尾红海湾及打压南都(《南方都市报》);俞正声主政上海时软禁冯正虎;张高丽主政山东时抓判了陈光诚;刘云山更不用说了,近十年来万马齐喑(指打压媒体)有他的功劳"。
作者:张平
责编:张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