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安理会内幕
2018年3月3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外交工作)都在人际层面上进行。没有信任,我们将一无所成,"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外交官对法新社如此解释安理会的内部运作。
比如,上周安理会就旨在终止叙利亚连年内战的停火协议达成一致,此前这几乎被视为是不可能的任务。但与此同时,在制裁伊朗的议题上则未能取得共识。
美国希望谴责德黑兰政府介入也门内战,而俄罗斯出手阻挡相关动议。
不管是叙利亚还是伊朗,安理会内壁垒分明:美国及其盟友反对俄罗斯和伊朗介入两场内战。
既然如此,为何外交成果会截然不同?
谨慎友谊 友好敌意
"任何斡旋过程中,人际关系都是关键,"这名外交官道出其中奥秘。
无论安理会成员国之间的官方立场分歧如何巨大,在联合国大楼里外交官们还是每天共事,并彼此发展出谨慎的友谊和友好的敌意,当然也有间或发生的冲突争执。外交官个人的政治手腕有时候会对国家大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另一名外交官也向法新社表示,"彼此之间的私人关系并不像公众所见那样糟糕。"
美国现任驻联合国大使黑利(Nikki Haley)此前曾担任南加州州长。她也是安理会中无数资深职业外交官中唯一一名"圈外人士"。
去年,她成功多次说服中俄合作,支持制裁朝鲜,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外交手段。
但周一,当俄罗斯在安理会会议中阻挡谴责伊朗议案通过时,黑利并不在场。她本人在洪都拉斯,请同事代为出席相关会议。
有时候,共识也体现在对于议事程序的巧妙安排。
去年中国不同意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其邻国缅甸,但却允许发出"主席声明"。
保全面子很重要
理论而言,要发出主席声明其实比通过决议更为困难,因为15个安理会成员国的任何一国都有权反对声明中的任何条文。
但西方外交官们首先提出决议动议,然后才"退而求其次"通过主席声明的方式加以谴责,以便让中国看上去赢了一仗。
一名外交官回忆道,允许某方表达反对意见,然后再提出"挽回面子"的选项是很重要的政治技巧。
在一些耗时漫长的艰难议题上,比如叙利亚战事,能够尽量保持冷静的一方往往在安理会最后胜出。
"当对方挑明不可逾越的红线时,你必须予以尊重,"一名外交谈判人士对法新社表示。另一人则补充道:"这很考验神经。"
尽管在投票表决之间已经经过讨论,大部分大使还是会在表示赞成、反对或弃权之前再次征询本国政府的意见。
作为特朗普政府内阁成员之一,黑利在安理会同僚中拥有最大的个人决策自由。但是,她同时也是最没有经验的一位驻联合国大使。
安理会的讨论不但在正式会议上展开,走廊、会议室和手机短信都可以用来沟通。五个常任理事国:美英中法俄还有一间特别会议室。其他一间则供十个非常任理事国使用。
按部就班
需要就一个新的议题展开讨论时,各国专家会首先就外交局势进行磋商。然后就轮到各国使团的"协调员"来总结本方的辩论意见,有时也会由联合国大使或其副手出面。
接下来是分配特别角色。一个国家出任安理会轮值主席,而每一个议题还会有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国家担任"执笔者",负责起草决议,然后由安理会所有成员进行表决。
比如在叙利亚战争问题上,担任主导角色的是科威特和瑞典。而负责起草有关也门和缅甸问题决议的是英国。
在难以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某一成员国可以交换或增强其所扮演的角色。
外交人士举例称,最近有关叙利亚局势的讨论中,法国成为"主持人",中国也被邀请参与小组讨论。
而美国大使黑利当时正在芝加哥,直到最后一刻才加入讨论。
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涅本基亚(Vassily Nebenzia)对法新社表示,他曾通过手机短信向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德拉特(Francois Delattre)致谢,感谢巴黎在叙利亚停火议题上担当领导角色。
险中求胜
而在外交斡旋的最后阶段,戏剧性的姿态也会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2月22日,全部十名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代表一同出现在媒体面前,表达他们对于俄罗斯阻挡叙利亚问题决议的不安。
两天后,全球舆论都在关注俄罗斯是否会在叙利亚停火决议中投下赞成票。
黑利和德拉特显然早有预谋地突然抵达安理会议事厅,双双出现在联合国官方电视台的镜头中。
"我们差点功败垂成,"一位外交官事后表示。他说,这一举动是"罕见的姿态",旨在放手一搏,逼迫俄罗斯参与投票。
最终,这一招奏效。其他安理会成员国均抵达会场,投票顺利进行。
石涛/安静(法新社)
使用我们的App,阅读文章更方便!给[email protected]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得到软件和相关信息!
阅读每日时事通讯,天下大事一览无余!给[email protected]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完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