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搞创新 德中两国能否做伙伴?

崔牧
2018年11月19日

一年一度的德中经济合作研讨会上,中国企业代表强调中国早已不再是跨国企业的世界工厂,而德国经济界则在大谈与中国在创新领域展开合作的益处。一团和气之中,只有一名中国外交官表达了些许不满。

https://p.dw.com/p/38TVO
Köln Deutsch-Chinesische Wirtschaftstage 2018
德中经济联合会顾问委员会主席施密茨(右一)正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左二为Orcan首席财政官布兰德图像来源: DW/M. Cui

(德国之声中文网) "德中两国的经济紧密契合,因此,德国经济的好坏,如今也与中国经济的景气程度密切相关。"周四(11月15日)会议的一开场,德中经济联合会顾问委员会主席施密茨(Andreas Schmitz)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在他以及科隆商会主席格约尔格(Werner Görg)看来,在当前的全球贸易环境、产业链分工之下,德中两国之间有着非常广阔的合作机会,其中也包括以往两国尚未展开合作的领域,比如创新。

韩思乐(Dr. Christian Haessler)目前是德国材料科技厂商科思创的可持续发展部门主任,他曾经多年担任这间脱胎于德国拜尔集团的高科技企业的聚合物研发中心负责人,该研发中心就位于上海。他介绍说,公司的上海研发中心,从2001年起就开始运作,德中两国的科学家、工程师已经紧密合作了十多年,"这意味着宝贵的十多年德中创新合作经验。"

Dr. Haessler
科思创可持续发展部门主任韩思乐图像来源: DW/D. Zhang

蔚来汽车(NIO)国分部新闻发言人埃德曼斯多夫(Philipp-Maximilian Kemmler-Erdmannsdorffer)则在会上说,这家来自于中国的年轻企业,将其研发基地分散在了中国、美国、德国等数个国家,每一处都有一支国际化的研发团队。他说,不论是在单个研发基地内部,还是在各个研发部门之间,大家的合作"都非常好"。

据他透露,蔚来汽车的技术开发工作主要由位于中国的研发基地承担,而位于慕尼黑的研发部门,主要负责的是工业设计以及轻量化研究。面对德国之声记者的提问,埃德曼斯多夫驳斥了所谓"在该研发领域,德国人只是中国人的小伙伴"这一说法。他说,轻量化设计是一个非常专精的领域,"凡是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几乎无法绕开德国。就像数据库、软件开发很难绕开中国一样。"他解释说,与其说他是在为一家中国企业工作,还不如说是为一家真正的国际化企业,"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产业环境以及人才优势"。

China Automesse Shanghai 2017 NioES8 SUV
蔚来汽车是电动车行业的一枚新星图像来源: Reuters/A. Song

德中经济联合会施密茨则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指出,许多同时在德中两国开展业务的企业,都倾向于将专精领域的研发以及基础研究工作放在德国,而在中国则进行面向市场、贴近客户需求的应用层面研发。他认为,这是不同市场环境所导致的合理结果。

科思创的韩思乐则向德国之声强调,德中双方在创新领域"更多地是互补合作伙伴,而不是对手"。

Deutschland Covestro Bayer MaterialScience
拜尔集团的材料科技部门几年前剥离,成立为独立的科思创公司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Bayer MaterialScience

"鼓励把技术交给中国人"

在本次研讨会上,不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德国企业代表,似乎都不担心两国之间的创新合作会导致技术流失。韩思乐说,科思创非但不担心德国企业的技术流失,相反还鼓励在创新研发合作时,让技术在德中之间互相流动,"这也是因为,今后会有很多重要的新技术由中国那边的人才首先研发出来。"

韩思乐也承认,该公司在上海的研发部门,人员流动率相对较高,每年都有3%~5%的研发人员离职。不过,他并不担心这会导致重要技术流入竞争对手之手,"一方面,我们拥有专利保护、竞业限制等法律手段;另一方面,许多离职的员工其实去了我们的上游或者下游企业,他们了解我们的技术,反而更好地方便我们与产业链上下游衔接。"

德国电力能源企业Orcan的首席财政官布兰德(Wolfgang Brand)则结合自己在中国工作的经验,对德国之声表示,德国企业之所以无须担心技术流失,是因为中国科学家以及工程师本身就具备相当强的创新能力,"即便是从德国这边流入中国的技术,他们一旦吸收之后,很快就能在其基础之上研发出更好的技术,整个公司受益匪浅。"他强调,德国研发人员不仅仅应该向中国同行学习这些再开发技术, "也应该学习他们勇于试错的工作模式:当遇到一条小河时,德国工程师往往花费几个月时间规划、设计、建造一座小桥,而中国工程师早已卷起裤腿、摸着石头过了河。"

中国外交官呼吁切勿固步自封

中国驻柏林大使馆商务参赞王卫东也在研讨会上发表了演讲。他同样认为,中德两国的创新合作中,德方完全不必担心技术流失,因为双方为互补关系。与整场会议的"一团和气"不同,王卫东的演讲颇有几分"火药味"。他指责"部分德国媒体界、智库、政界人士散布'欧洲技术遭中国掠夺'之臆测",认为这代表了"部分人的封闭保守、零和博弈心态"。王卫东呼吁德国经济界切勿固步自封,应当勇于迎接中德合作中必然出现的挑战与竞争,并认为从长期来看这必然有益于德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