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北京邀欧盟视察新疆 反对“有罪推定”

William Yang
2020年9月17日

新疆管制严格,外国团体若要访问,皆须经中国同意。习近平在14日表示愿意开放欧盟人员到新疆视察,但外交部发言人却仍延续过去态度,严辞反驳外国人权相关指控。

https://p.dw.com/p/3iaaw
Xi Jinping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一在中欧峰会上同意让欧盟成员国驻华外交人员出访新疆。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How Hwee Young-Pool

(德国之声中文网) 虽然中欧峰会于9月14日落幕,但部分议题仍持续延烧。当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会议上表态,同意让欧盟成员国驻华外交人员就人权议题访问新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隔天附和这个提议,却也同时批评欧盟应先顾好自己,而非搞“双重标准”。

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中说:“关于人权问题,习近平主席强调,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权发展道路,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各国首先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中方不接受人权‘教师爷’,反对搞‘双重标准’。”

不过汪文斌也欢迎各国访问新疆:“我们一直欢迎包括欧方在内的各国朋友到新疆走一走丶看一看,去实地了解新疆的真实情况,而不是道听途说,偏信那些刻意编造的谎言。欧盟及成员国驻华使节提出希望访问新疆,中方已经同意并愿意作出安排。我也要说明一点,我们反对搞‘有罪推定’式的所谓调查。”

Schließung des chinesischen Konsulats in Houston verfügt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9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虽然同意习近平邀请欧盟官员到新疆视察的做法,但他也强调中国反对搞双重标准,所以呼吁欧盟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AP/L. Zheng

汪文斌也重申,中国愿意与欧盟在互相尊重的原则下加强交流,共同进步。对于新疆与香港的议题,汪文斌说习近平已明确阐述中国立场,强调中国坚决反对任何人丶任何势力在中国制造不稳定丶分裂和动乱,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干涉中国内政。

德国之声致电欧盟驻华代表团询问欧盟如何看待中国邀请他们至新疆考察,但至截稿之前,欧盟仍未做出任何回应。

各界质疑中国邀欧访新疆的目的

虽然中国政府连续在不同场合公开邀请欧盟驻华使节到新疆视察,但是不少人权团体与学者仍质疑中国开放视察会否预设前提。长期关注新疆再教育营议题的德国学者郑国恩 (Adrian Zenz) 在推特上写道,中国有很多时间为这个参访做准备,所以他们才会在这个时候邀请欧盟到新疆视察。郑国恩写道:“欧盟会采取什麽样的措施来确保这个视察不会变成一场作秀?”

总部位于华府的维吾尔人权项目也在推特上表示,既然已经有成堆证据显示中国在新疆迫害维吾尔人,中国政府应该让联合国的调查委员会到新疆视察。

早在2019年3月,中国便曾经邀请欧盟驻中国代表团到新疆视察。但当时欧盟称中国提出的条件不合理,拒绝了中国的邀请。根据路透社报导,中国当时邀情欧盟代表团不能谈论人权议题,也拒绝替欧盟代表团安排与新疆党委书记陈全国会谈。尽管未能成行,欧盟仍不排除日后到新疆视察的可能性。

中澳再因新疆议题杠上

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外长佩恩 (Marise Payne) 周二 (9月15日) 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发言中,再次批评中国压迫维吾尔人的政策。

China Peking Hua Chunying , a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spokeswoman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则是在澳大利亚外长佩恩评论中国的新疆政策后,在推特上反驳,强调佩恩的举动犹如将外交政策建立在谎言中,这种做法很不专业也不道德。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Kyodo

有鉴于今年是澳大利亚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任期的最后一年,佩恩在发言中特别指出,澳大利亚过去几年持续关切人权议题,包括中国在新疆迫害维吾尔人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佩恩的发言因此触怒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华春莹在推特上质疑佩恩与美国政府过去一段时间不断抨击中国的新疆政策,但不见得了解新疆:“他们有去过新疆吗?他们有亲眼见证过中国政府做出符合他们指控的事吗?”

华春莹批评佩恩与美国政府所引用新闻来源都是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或是德国的新疆专家郑国恩,而她称这两者所提出的指控,都已被证实为“假造的谎言与谣言”。华春莹写道:“将外交政策建立在恶意的谎言与毫无根据的指控是很不专业也不道德的。”

华春莹强调,人权确实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而正因为中国政府尊重人权且重视人民的生命,所以中国才会在短时间内控制住新冠疫情。

©️ 2020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