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徐悲鸿从1822到今天:中国人在柏林
2008年2月12日寻根寻源
Dagmar Yu是本书作者余德美的德文名讳。1943年出生在柏林的她,母亲是德国人,父亲是中国人。由于父亲的早逝,余德美没有机会对父亲的故乡和中国文化有更多了解,甚至父亲的中文名字她至今还没能用汉字写出。对此,余德美感到非常遗憾,30年前她开始尝试对居住在德国的中国人进行详尽的史实搜索和整理纪录。
在德国政府还在奉行种族主义至尊的年代,在柏林生活的中国学生和商人的生活显得十分艰难,余德美对德国之声记者回忆说:“父母亲是在纳粹统治时期相爱的,二次大战时期德国是不允许本国人与其它种族的人结婚,理由是会玷污日耳曼人的血液。” 1945年二战结束后,也是像余德美父亲一样的很多中德婚姻组建的高峰期。
海涅披露首位中国人姓冯
书中首先从最早踏上柏林的两位广东冯氏兄弟说起。1822年,跟随德国商人的冯亚星和冯亚生从伦敦辗转来到德国。随后他俩在柏林商铺林立的弗里德里希大街靠表演二胡、中国功夫和中国书法谋生。余德美表示:“在还没有电视的年代,人们只能通过街头卖艺这样的表演形式了解中国。那时德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等于零。”
每举行这样一次表演两人只能挣到相对较少的6 分钱(格罗申)。“德国著名诗人海涅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详细描述了他在观看冯氏兄弟表演后的激动心情。”余德美说:“当时两兄弟的表演并没有得到柏林人的赞赏,柏林人甚至不愿意付上这几分钱。”
对之后两人去处的考证来源于一位德国著名的雕刻家特弗里德·沙多曾给冯氏兄弟画过的一副肖像画。画上还包括了兄弟俩的两位德国妻子。现在这幅画像已经成为冯氏家族后代们凭吊宗族的念物了。
第一位中国留学生
很多人不知道,柏林最早的一位中国留学生早在1902年就来到了德国。1861年,德国普鲁士国王与中国皇帝签订了贸易友好协定后,先批到达柏林的除了中国商人、外交官,随后就是这位学习医学专业的留学生。
余德美解释说,“与现在相比柏林当时的中国人实在太少。但特殊的是,这位留学生并不是出身名门,她(他)那年荣幸的获得了普鲁士国王颁发的奖学金,而且也是中国的首批奖学金获得者。”
周恩来辗转柏林的另一个原因
1923年,中国留学生在柏林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000余人。余德美在书中写到:“上世纪20年代,德国经济遭遇通货膨胀,‘帝国马克’贬值,中国当时的货币价值甚至超过德国很多。”
期间大批到柏林留洋的中国学生中还包括几位中国历史名人和艺术家,例如:周恩来、徐悲鸿和台湾画家林风眠。他们先后从巴黎辗转到柏林生活的主要原因就是柏林的物价很低。余德美说:“据资料中记载当时人们在巴黎只能生活一个月的费用,在柏林可以生活3个月。”
周恩来也来到了柏林,但他不是去学习而是在那里成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德国华人进行反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政治运动都是周恩来和朱德在柏林组织领导的。
第一家中餐馆
1923年,对许多中餐馆老板来说也是幸运年。如今仅柏林康德大街(Kantstrasse)上就有10到20家中国餐馆。第一家中餐馆当然也出现在这条大街上,“天津酒家”和同在一条街不远处的“南京酒家”正是当年柏林最早的两家中餐馆,以至于今天人们还可以在柏林乃至德国各大城市吃到以这两家餐馆为名字的中国菜肴。
20年代,康德大街对中国人来说已经很有名了。“这种现象很奇怪,为什么那里的中国人特别多?”余德美后来了解到,“柏林科技大学,中国大使馆,柏林政治学院都集中在那里。”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中餐馆都被迫关闭。战后柏林的首家中餐馆广州酒家就是本书作者余德美的父亲创建的。二战前,余德美的父亲余克明(音译)取得了桥梁建筑专业的硕士学位。1947年,余克明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和他的厨师友人一起开了这家小餐馆。
柏林的今天
“写这本书是为了让更多德国人了解在柏林的华人历史,因为现在有太多关于中国的负面消息。” 余德美向记者感慨到,从上世纪20年代,中德两国的交往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的变化,直到今天仅柏林已经有超过6000中国人。但是又有多少德国人真正了解中国人在柏林的这段历史呢?
余德美的百页德语新书还涉及了很多领域,并于2007年9月在德国正式出版。中文版的译文书计划与北京三联出版社合作,大概于明年在中国出版。与本书相关的展览和图书会现正在柏林孔子学院举行。
采访人物:余德美,现任柏林孔子学院院长,中德友好协会主席,柏林自由大学新闻专业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