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前景如何?
2014年4月1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兰克福汇报》周日(4月13日)发表标题为"中国式创新"(Innovation auf Chinesisch)的文章,作者塞巴斯蒂安·海尔曼(Sebastian Heilmann)认为中国经济将更加具有创造力,因为每个地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资本主义模式。
"25年前,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提出'历史的终结':他宣布,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已经在全球范围得以实现。但是,如今谁要是依然认为全球层面上的政治经济体系都必然和谐统一的话,将很难自圆其说。尤其是中国的快速崛起让自由主义模式无可替代的说法令人怀疑。"
文章作者认为,尽管如此,学界依然没有认真对待中国独特的资本主义运行方式,仅仅将之视为一种过渡或边缘模式。
"直到最近才有类似张军和杰米·佩克(Jamie Peck)等作者作出努力,拓宽传统的体制观点的分析框架,让中国体制的特殊性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秩序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威权政治架构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结合上,更为重要是在机构和机制方面的非同寻常的组合方式,成为中国式资本主义的标志:党国控制大型企业和银行,辅之以竞争推动的出口经济以及直到不久前还由外资主导的创新机制。"
海尔曼引述张军和佩克的研究结果,认为由于经济政策回旋余地较大以及各地进行经济政策试验的传统,中国地方层面存在不尽相同的资本主义运行方式。其中包括以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为主、但缺乏创新的广东模式,以集体所有制企业私有化为特色、 但创新主要由外资引导的苏南模式,以及由初创企业、私人资本投资和国家资金扶持所建立起来的北京中关村模式。
作者在文章最后总结道,"在西方有关中国崛起的讨论中经常出现那种自我安慰、自我欣赏的论调,认为僵化的政治体制会对社会创造力和技术创新产生不利影响:中国的经济成功是建立在'苦干而非灵感'(保罗·克鲁格曼曾如此形容亚洲经济崛起)以及'抄袭而非创新'之上。但是,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各种地区性运行方式进行更为细致观察之后,人们便会明白,中国主要的经济中心和科技企业有能力在全球价值链中快速攀升,与迄今为止的创新领导者展开正面较量。"
中国奇迹的终结?
塞巴斯蒂安·海尔曼在周日的文章中对于"中国式创新"颇多褒奖之词,而另一位经济学家亨利克·穆勒(Henrik Müller)同一天发表在"明镜在线"的分析文章则指向了中国经济的一处致命伤。
这篇标题为"贷款催生的经济繁荣:中国奇迹的终结"(Boom auf Pump: Das Ende des China-Wunders)文章开篇便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中国正面临严峻考验。北京的官方统计学者将在周三发布第一季度的经济景气指数,人们担心会出现负面的震惊消息。
"中国曾经一直是德国经理人尽情发挥想象力的地方。从阿迪达斯到大众汽车,各家企业都在那里极富热情地展开业务,而在欧洲市场因为危机而出现下滑后则更是如此。这个国家目前已经成为了德国经济模式的箭头:作为生产地点,作为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中德)贸易额:超过1500亿欧元。如果把德国在中国的所有投资算在一起,2008年以来已经增长超过一倍。"
穆勒认为,中国作为新兴超级经济体不可能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足为奇。但问题在于,目前许多迹象显示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硬着陆。
"根据北京上周公布的外贸数据,3月份进口额比去年同期减少11.3%。这当然只是体现了当下的情况,但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写照。它显示出中国的内部经济出现一些糟糕情况。"
作者分析称,中国正处于一个依靠信贷支撑的投资繁荣阶段的末期。现在整体经济深陷信贷膨胀和产能过剩的困境之中。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的说法,中国的各大银行和影子银行体系在过去几年里向国内企业投入巨额资金。
"这一模式众人皆知:私营经济的负债达到无法承受的规模,经济景气随之破灭,然后一些贷款无法偿还。2007年的美国、英国、西班牙和爱尔兰都是这样的情况,不久之后便陷入大规模崩盘。"
作者表示,美英等国最近所经历的危机并不一定会在中国身上重演,因为中国经济自有其优势所在,比如债权人大部分在国内而非国外;资本市场相对较为封闭,资本外逃风险较小;国家债务较少;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等等。但近日中国国债发售情况不佳显示出,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不乏忧虑。
编译:石涛
责编:文木
(转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