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墙外文摘:特首、夹边沟与反感国度

2017年3月26日

香港人选举特首的初衷何在?为什么夹边沟不许记忆?为什么台湾人不喜欢中国?

https://p.dw.com/p/2Zxqh
HongKong Chief Executive Wahlen Carrie Lam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 Kwan

(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苹果日报》发表李平专栏文章《勿忘选特首初衷 勿弃投票人自尊》指出,香港特区政府的行政长官,与内地省分的省长、(直辖市)市长、(自治区政府)主席的最大分别,是行政长官对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负有宪制责任。市民对选委的第一个期望,是勿忘特首选举的初衷,维护选举的公平公正,不做北京行使提前任命权的傀儡。

文章认为,论港人拥护,民调显示曾俊华的支持度大幅抛离林郑月娥、胡国兴,说只有曾俊华符合"港人拥护"这一条也不为过。"或许有选委担心,自己拂逆北京的旨意,会像李波、林荣基那样,在香港或在中国被失踪,但正正为了享有免于恐惧的自由,享有特区政府和法治的保护,选委们更应该投下自主、自尊的一票,选出能履行维护一国两制宪制责任的特首"。

香港人游离的政治性格

香港《端传媒》发表文章《曾俊华狂热──港人游离的政治性格》,作者梁一梦认为,曾俊华的崛起,不过反映了港人长久以来的政治性格。自2003年七一起,一直到雨伞运动,港人愈来愈不避忌社会运动的政治性质,但虽然追求的目标有所改变,运动本身的功利考虑,始终也占据很主流的位置,并一直和较基进的倾向或后来的本土主义相抗衡。在早期,民主运动有"和理非"的争议;在近期,即使在最激进的阵营当中,也出现"为何要勇武"的讨论。

文章说,曾俊华作为管治阵营的一部分、政务官的代表,其政治形象既中产亦保守,"专业"、"非政党",也不是旗帜鲜明的反对派,更不好斗。其反映的,是和撕裂社会相反的政治性格,一种被怀念的旧日政治文化(这种文化不需要是事实,可以是被建构出来的),而且是政治上安全、四平八稳的一个着力点。曾俊华被称为 Lesser Evil,因为他并不是传统民主运动的一份子,他的论述虽然较贴近本地人的声音,但主张尽力推行23条立法、接受人大8.31框架,甚至是开了民主运动的倒车,港人却仍然支持他,是非常现实的表现。

Hongkong New People's Party | John Tsang Chun-wah
曾俊华在港人中颇受欢迎图像来源: DW/V. Wong

消除对少数族裔的歧视

香港融乐会在《明报》发表文章《特首候选人政纲 能消除针对少数族裔的歧视吗》,指出少数族裔在香港往往被边缘化,融入主流社会面对教育、就业、公共服务以及法例保障不足等问题已非旧闻。幸而3名特首候选人在其政纲及3月19日的选举论坛中,提及少数族裔议题。融乐会和少数族裔持份者关注特首候选人当选后,他/她将会如何落实政纲,消除政策上对少数族裔的歧视。如何订立针对政策,更值得关注。

文章说,3名特首候选人在不同场合及政纲中都承认少数族裔港人的身分以及他们对香港的贡献。希望下届政府在制订政策时,即使政策内容没有特别提到"少数族裔",也应考虑到同为香港人的少数族裔扮演的角色。政府有义务消除社会及政府各部门一切形式的种族歧视。无论最后是哪一名候选人当选,我们希望他/她会继续积极聆听少数族裔的声音,并且任用少数族裔政策顾问,令政策更全面和切合少数族裔人士的需要。

不许记忆的夹边沟

台湾《上报》发表廖伟棠专栏文章《不许记忆也不许憧憬的此刻》,评论大陆学者、纪录片导演艾晓明教授拍摄的四百多分钟纪录长片《夹边沟祭事》冲破障碍在香港首映,认为是一件无论对于中国反右运动受害者还是对于今天香港面临的种种自由紧缩都有意义的事。

文章说, 就像夹边沟事件本身,当年的被害幸存者竭力想要记住,想要更多人记住,而那些年轻一代的网路传播者也在延续艾晓明的努力;当年的施害者想要被害者忘记-《夹边沟祭事》的起源就在夹边沟集中营地幸存者为难友立碑,但被野蛮拆毁、禁止祭奠,艾晓明和被记录者索性用这部纪录片来树立了现实不存在的碑-今天的思想警察也在强迫更多人忘记,它们强调当下的满足,美其言曰"放下历史包袱"。

台湾人向往文明国家

台湾《风传媒》发表游盈隆专栏文章《台湾人为什么不喜欢中国》,分析最近民意调查显示台湾人最喜欢的国家中,中国(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好感排行榜上倒数第三,在反感排行榜上排名第三,认为合情入理,因为毕竟,台湾人向往的理想国度是文明进步的国家,不是野蛮落后的国家。

文章说,今日的中国虽然摇身一变成为世界强权,但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的野蛮落后仍然是台湾人无从向往的主要因素。"我所说的文明进步因素,简单的说,包括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宪政、富裕、多元、包容、社会平等、公道正义、生态保育、爱好和平等等"。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摘编: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