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血统重享荣光
2006年6月26日“虽然孔丘的家谱一直记载到现在,一名台湾人被视为孔子第75代孙,孔家也许可以算作世界上可查证的最古老家族之一,但那些随着年代无限扩大了家谱的重孙、曾孙、曾孙的曾孙们又何处寻找呢?更不用说家族中的私生子后代了。
据说现在那些所谓孔子的后代们无需费时费事地的追寻,就可以证明他们的高贵出身。基因测试据说可以正本清源,但足足要花一千元人民币。在中国,这是一大笔钱,中国人均社会生产总值每年约为一万元人民币。不过,要能使自己与孔子建立起血缘关系,花钱也就无所谓了。
研究孔子家谱的孔德为说,证明哲学家孔子与其无数自称的后代之间的血缘关系,想必很难。这样怀疑的态度看来也正确,因为科学家们没有说明,他们从何处及怎样获得了孔子的基因,以便以此为样本与现代人的基因做比较。”
自中国领导人发现了孔子有关建立“和谐社会”的理论后,中国开始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传授中国语言,弘扬中国文化。德国柏林和埃尔朗根大学就分别各设立一所。星期日世界报发现,并非所有西方国家以及学者都欢迎“孔子学院”:
“孔子的思想很丰富,所以也可以进行多方面的诠释,其中之一就是通过文化君权实行统治。只要保证‘道’的存在,儒家就忠心耿耿地服从世界上的等级制度。难道孔子学院主张的就是以中国为核心的新的世界秩序、由那些钱包里装满钞票的中国官员们帮助经济上并不宽裕的德国各大学的东亚学系走上中国的‘道’吗?挪威奥斯陆大学担心在道义上向北京进贡,决定暂时不设孔子学院。
一位不愿提及姓名的德国汉学讲师也认为,北京的魅力攻势不仅是为了积累文化资本,也是试图使不民主的政治制度在全世界合法化。但埃尔朗根的汉学教授拉克纳说,大学机构的独立性和学术自由肯定能得到保障。柏林孔子学院的院长劳伊特纳女士认为,可以保证独立科研和教学。随着孔子学院的建立,过去以从西方到东方为主的单向文化移动得到了纠正。此外,由于学中文的需求大大增加,德国各大学已无法应对这一形势。”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