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客座评论:中国以实力主动构建全球秩序,挑战美国

2023年3月14日

从中国在两会之前以及两会中的外交行动,还有秦刚记者会和习近平的相关表态看,在丢掉对美幻想后,习近平第三任期的中国外交发生了明显转变,即从过去对美遏制和围堵的被动回应和反击,变成主动的对美斗争,以一种更积极的姿态用中国的实力和方式主动建构全球秩序,以同美国分庭抗礼。

https://p.dw.com/p/4OeVb
习近平在两会讲话中直接点名批评华盛顿
习近平在两会讲话中直接点名批评华盛顿图像来源: Jade Gao/AFP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过去对美国的围堵和打压,也展开反制,但更多是一种“反应型”的反击,即你有来我才有往。“反应型”的反击必然会呈现一种不对等的态势,这既是因中国缺乏相关的手段和工具,比如,对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断供和脱钩行为,中国在这方面有明显劣势,要反制力不从心;然而,某种程度上,中国也缺乏升高风险的意愿,虽然习近平口口声声要求他的高级官员有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可在面对美国领着它的西方伙伴打压中国时,并不为逞一时之恨鲁莽行事。北京政府之所以会如此行事,一个因素是对拜登政府还保持着一丝幻想,认为拜登不像特朗普,在出手打压中国时,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节制,不会把中国逼向死角。

在特朗普对华发起史无前例的贸易战,特别是疫情发生后,利用新冠溯源问题从道德上矮化和打击中国,以及他的政府高官发出的一系列鹰派言论,再加上特朗普本人的不稳定人格及撕裂美国的言行,中国当局对在特朗普任内改善两国关系可以说完全不抱希望。尤其在美国上届大选进入白热化阶段,特朗普败像已显后,习近平非常担心特朗普为扭转不利局面,冒险在台湾同中国开战。其实不仅习担忧这点,美国政府内部也担心特朗普会这么干。

习近平的愿望落空

拜登选胜后,习近平把稳定两国关系的期待放在他身上,认为拜登作为一个建制派政客,行事稳健,不会不按章法出牌。考虑美中千丝万缕的利益缠绕,尽管抗中已成美国的政治正确和主旋律,两国关系应不至螺旋下坠,恶化到不可收拾之地步,况且拜登本人也多次声称要为美中竞争建立护栏。尤其在俄乌战争发生后,拜登政府忙着领导西方对抗俄罗斯,对中国的围堵和打压可能减轻。但是,习的这一愿望落空。拜登确实展现了他在美中的问题上比特朗普理性一面,但也仅仅是方式不同,他在对中国举起大棒的同时会用修辞来掩饰,把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打压说成竞争,且口口声声不忘要在全球议题上和中国合作,又要同习见面,还不忘当面承诺遵守“一中政策”,反对台独等。可除此外,华盛顿丝毫没有放松对中国的遏制,无论强度和范围都比特朗普时期有过之无不及,特别在芯片等高端产业和台湾问题上,不遗余力。中美关系在拜登时期非但无好转,反加速下坠。可以说,拜登没有表现出他对中国的丝毫善意以及对习本人的尊重。

让习放弃对美幻想的一个转折点是去年佩罗西的访台。此事让习非常难堪,在中国民众面前丢了面子,使习骨子里不再信任拜登政府。2月发生的气球事件则进一步摧毁了他对美国的最后一点幻想。在中国当局看来,华盛顿对失控的中国气球的“恶意炒作”,完全是美国两党为各种利益对中国歇斯底里的打压,只要有利美国国内的党争,什么美中关系,中国的利益都可以被政客和媒体牺牲掉。当中国当局对美国和拜登政府形成如此认知,也就无需再忍,开始全球布局对抗美国。外界于是看到在俄乌战争一周年之际,中国外交部发布了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12点主张以及全球安全倡议的概念文件。

中国成为“反美盟主”?

这两份重磅文件的意图,不但是要向国际社会准确传递中国对俄乌危机的基本立场和化解方案,也含有对美的批判,指责美国才是将俄乌冲突推到一个更危险境地的那个幕后推手,而中国则是国际安全的负责任者,国际社会要化解乌克兰危机以及全球安全困境,需要新的观念和行动蓝图,中国提出了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方案。此外,中国当局还试图号召全球反美和疑美的国家,带领它们构建一个新的全球安全秩序。概念文件列出的20项重点合作方向,虽强调要发挥联合国作用,但它所借重的合作平台和机制,都是排斥美国,由中国主导或者和中方有密切联系的。显然,中国当局打出维护世界和平旗号,争取反美疑美国家的支持,以及西方内部对中国立场和行动方案的理解,以争夺国际话语权,削弱美国在全球和平与安全议题上的影响力和主导作用。

习近平既已出手,在话语上也就不遮掩。他在两会期间参加政协经济联组委员的讨论中首次在公开场合批评美国,指在过去五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实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虽然不是在外交场合讲的话,但中国领导人过去很少直接点名批评某个国家,如果这样做,表明对该国到了非常不爽和愤怒的程度。外长秦刚在他的首场记者会上更是不留情面抨击美国,批评美国的所谓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要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办不到的。秦刚对美国和拜登政府批判之严厉和直截了当,是前年杨洁篪在阿拉斯加对布林肯说出的“中国不吃这一套”不能比的。

沙伊和谈展现北京外交实力

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这两个中东死对头在北京握手言和,是习近平主动构建全球安全秩序迈出的第一步。之前的立场文件和概念文件更多还是表达中国对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以及全球安全困境的一种原则主张,沙伊在中国当局斡旋下达成重开大使馆的协议,表明中国开始用自己的实力和方式,将这种原则主张落实为行动。沙特和伊朗,都是中东地区的大国,一个是美国盟友,一个是美国敌人,两国有着复杂的宗教和民族矛盾,在中东有着各自的势力范围,要将它们撮合起来化解矛盾,是不容易的。但北京做到了这点,意味着中国多年深耕中东的努力得到回报,力量已深扎中东;这同时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实力开始得到地区大国的认可和承认。

虽然在美国持续五年的不断打压下,中国的影响力在西方,也包括部分非西方的亲美国家被极大削弱,然而在整个非西方世界,通过此事可以看出,中国的影响力在增大。要真正成为全球大国,一个检验标准,就是看对地区争端,尤其是地区重要国家的争端是否能够调停成功。沙伊言和,说明中国至少已经初步具备这种调停能力,它很可能引起中东地缘政治的重组,也会提高世界上其他有冲突的国家,首先是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所在的东亚,对中国的期待,从而有利推进中国对东亚事务的主导。对当下全球最关注的俄乌危机,亦会因为沙伊复交提升对中国介入调停的希望,传习三月访俄,接着同泽连斯基视频通话,就是一个明证。

华盛顿过去一直指责中国试图改变国际秩序,挑战美国主导权,现在“中国狼”终于来了,但对美国来说,要应对中国以这种劝和方式挑战它的全球秩序主导权,恐怕也非易事。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