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特朗普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德中关系
德国和中国均为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并互为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与此同时,两国在人权法治等议题上存在分歧。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语媒体:贸易促转变 谁转变了谁?
《新苏黎世报》的客席评论指出,西方要想摆脱对华经济依赖将非常困难,因为多年的紧密贸易已在西方社会结成了庞大利益集团,而民主政府却无法像专制政府那样雷霆万钧。《南德意志报》则分析了中国防疫政策的功过得失。
德国总理撰文 呼吁勿孤立中国
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外交事务》杂志上,德国总理肖尔茨撰写了长篇客席评论分析当前国际政治形势、阐述德国立场,其中花费了较大篇幅提及中国议题。肖尔茨认为,中国崛起不是中断对华合作的理由,但是也有必要对中国提出警告。
德语媒体:纸上谈兵的对华战略
正当德国朝野热议如何减少对华经济依赖之际,媒体披露了德国经济部一份拟议中的对华战略。这份文件呼吁对德企的在华投资增设限制,并寻找替代市场,以免德中双边政治关系恶化时,德国陷入被胁迫的境地。
哈贝克欲给对华战略“换血” 被批“脱离现实”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似乎计划告别此前的对华战略,摆脱德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收紧对华业务,减少对德中经济项目的政治支持。这一提前被媒体披露的内部文件引发争议,被指“过于片面”、“是意识形态驱动的、无能的中国政策”。
德经济部文件提及中国或在2027年前攻台
德国经济部一份内部文件显示,中国可能会在2027年前发动对台攻势。因此德国现在就应开始减少对华经济依赖的程度,以免届时受到中国的胁迫。但德国经济界对这份尚未出台的文件提出严厉批评。
避免重蹈覆彻 德国尝试降低对中经济依赖性
德国总理肖尔茨週二称,德国在贸易或能源方面依赖单一国家是一个“错误”,并重申这样的情况“不会再发生”。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则表示,柏林将为中国的投资担保设定上限。
德语媒体: 减少对华依赖 企业义不容辞
至迟从俄乌战争爆发以及德国陷入能源危机之后,德国朝野就开始了如何减少对华经济依赖问题的讨论。但毕竟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政府和企业在如何减少对华依赖的问题上,观点并不一致。
机密文件曝光:揭示德国未来对华战略
未来德国政府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中国?最新曝光的德国政府中国战略文件给出了比较明确的思路。德国《明镜周刊》独家报道称,已经获得了这份“机密文件”的草稿。
德国总理到访越南 强调产业链多样化
德国总理肖尔茨11月13日抵达越南,与越南总理范明政重点讨论了能源与贸易合作议题。近期,欧美各国不断呼吁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度,在此背景下,包括德企在内的众多企业都将越南视作产业链多样化的重要环节。
德国经济部长:面对中国要“更加谨慎”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对德国之声表示,德国需要使其在亚洲的商业利益多样化,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乌克兰战争证明了多元化的必要性。
德语媒体:围绕中国利益的权力斗争
《法兰克福汇报》指出,在经历了北京的铁腕以及对俄罗斯天然气咎由自取的依赖后,最终的问题是如何避免过度依赖导致的重大风险。
杜伊斯堡叫停同华为的合作
过去五年来,杜伊斯堡一直在同华为合作打造"智能城市"。这项合作一直都有争议,现在该市决定暂停相关的合作。
中资收购德国芯片厂计划可能“泡汤”
一段时间来,是否应允许中资收购德国一家芯片厂的争论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尽管德国政府尚未做出最终决定,但有消息称,经济部将主张叫停这笔交易。
德语媒体:肖尔茨访华的成就与不足
德语报刊对几天前肖尔茨总理访华行程的关注度依然不减。《商报》认为,和默克尔当年的访华行程相比,此次肖尔茨及其随行代表团在北京的表现很好地体现了德中关系已经发生了剧变。《世界报》的客席评论则批评肖尔茨在对华政策上缺乏与法国的协调。
德语媒体:德国应继续骑墙还是坚定站队美国?
周六的德语媒体,继续密集关注前一天肖尔茨的北京之行。《法兰克福汇报》警告说,最关键的问题是德国今后如何站队,从而避免重蹈对俄政策的覆辙。《经济周刊》则指出,值得害怕的并非中国本身,而是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性。
评论:肖尔茨的中国挑战
Clifford Coonan
德国大企业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如同德国曾经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一样。德国之声评论员Clifford Coonan认为,这同样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分析:“肖尔茨访华给中国带来巨大信心”
德国总理肖尔茨成为习近平开启第三次任期后,第一位到访的西方领导人。中国问题专家指出,对北京而言,肖尔茨的访问无关乎具体成果,更重要的背后的象征意义。
德语媒体:撇开盟友单干独走的德国总理
德语报刊周五都聚焦肖尔茨总理的中国之行。《南德意志报》认为,肖尔茨的对华姿态,既不符合酝酿中的德国新对华战略,也不符合欧盟政策。《新苏黎世报》则指出,欧洲不能唯美国马首是瞻,但是德国也不能撇开欧洲盟友单干独走。
德国民调:不足一成民众认为中国可信
德国总理此次中国之行是次艰难的旅程,这一点多数德国人心里也很清楚。民众对德中关系的关注度,也明显高于以往。
德国总理肖尔茨任内首度访华
德国总理肖尔茨周五抵达北京访问,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及总理李克强会晤。他在记者会上谈及人权及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等议题。针对台海问题,肖尔茨表示,台湾现状只能通过和平方式改变。
肖尔茨的北京“一日游”
德国总理肖尔茨在国际舆论的关注之下展开备受争议的中国之行。他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了“无接触”式会面,并同总理李克强会谈。肖尔茨表示,他和习近平一致认为核威胁是危险和不负责任的。这显然是在向俄罗斯发出警告。
德国总理们与中国的“亲密接触”
2022年11月4日,上任近一年后的德国联邦总理肖尔茨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至此他也成为1972年德中建交以来第六位访问中国的联邦总理。
专访:对华依赖不是问题 不对称才是大麻烦
近期,德中关系由于中远入股汉堡港案等一系列事件的影响,正在欧盟层面上引起大量争议。尤其是德国经济日趋依赖中国的问题,更是让政界、学界乃至商界人士担心不已。DW就此专访柏林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弗拉茨歇尔(Marcel Fratzscher)。
德国总理单独访华 显示欧盟对中战略分歧
面对日益强势及专制的中国政府,要求柏林对北京采取更强硬立场的呼声愈来愈高。但德国总理为期一天的北京之行仍在週五正式展开。
德语媒体:德国需要对华战略
习近平治下的中国已经不再是过去四十年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而已经是对内实行高压,对外炫耀武力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种背景下,德国总理肖尔茨今天开始的中国之行,自然也在德国国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评论:肖尔茨荆棘密布的北京一日游
中国是竞争对手,抑或是制度敌手?肖尔茨本次北京之行,必须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德国之声评论员 Matthias von Hein认为,面对习近平治下的中国,德国既不能过于幼稚...
德国总理肖尔茨:访华不会忽视争议
德国总理肖尔茨访华在即,批评声浪持续延烧。不仅德国内部意见分歧,美国及欧盟也纷纷表示关切。面对强烈质疑,肖尔茨撰文解释他为何坚持访华。美方立场又是如何?
德语媒体:肖尔茨去中国到底对不对?
德国总理肖尔茨本周五即将前往北京,进行他上任以来首次对华工作访问。德语媒体数日来发表大量评论激辩肖尔茨访华究竟是在向北京下跪,还是在为德国摆脱依赖争取时间?亲密接触
"肖尔茨先生,请您放弃访华计划"
德国总理肖尔茨将于周四启程前往北京。本周二,人权组织和维吾尔社团在柏林举行新闻发布会,呼吁肖尔茨在北京公开提及中国恶劣的人权记录。
德国的对华政策将驶向何方?
德国与中国,究竟是伙伴还是“战略对手”?在汲取俄罗斯政策的教训后,德国希望摆脱对专制政权的依赖。联邦经济部长日前表示,“对中国的天真已经结束”。德国的对华政策将驶向何方?
肖尔茨访华前夕 对华依赖起争议
德国总理肖尔茨出访北京前夕,德国国内要求减少对华依赖的呼声越来越高。德国应如何在经济利益和政治自主之间找到均衡呢?
德国总理肖尔茨访华行前压力多多
德国总理肖尔茨本周五将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天的工作访问。访华前夕,德国朝野内外均提出肖尔茨应该向北京展示强硬态度,避免德国重蹈对俄政策的覆辙。在野党基民盟的党魁梅尔茨更是要求肖尔茨在北京与二十大闭幕式上提前退场的前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举行会面。
欧盟商会:中国参股汉堡港利于德国经济
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就中资入股汉堡港表态,他认为这会给德国经济带来益处。与此同时,就在德国总理肖尔茨访华前夕,德国社民党主席克林拜尔发出警告,称不要让中国参与到涉及德国和欧洲安全的领域。
德语媒体:中国希望默克尔回来
《南德意志报》刊登评论称,中国人想念默克尔,他们也希望德国总理肖尔茨能“继续执行其前任的商业友好政策”。 《奥格斯堡汇报》认为,肖尔茨正在延续默克尔的对华政策,但却是以一种胆怯的讨好姿态。
肖尔茨访华肩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共却在朝着重返极权统治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对于即将访华的德国总理肖尔茨来说,既不想和北京撕破脸皮,同时又要在一些议题上更加强硬,这几乎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肖尔茨访华 德国经济界谁去谁不去?
德国总理肖尔茨即将前往北京进行短暂访问。德语媒体披露了随行的德国经济界代表团名单,共12名德国企业老板将陪同肖尔茨访华。
德语媒体:草率交易 后患无穷
俄乌战争爆发后,柏林一直在强调减少对专制国家经济依赖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联邦政府又做出了允许中资企业收购汉堡港部分股权的决定,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专访:未来对华关系将是一项政治任务
中共二十大在政治走向、经济决策和台湾问题上发出了哪些信号?德国乃至欧洲应该如何面对一个愈加强大、愈加走向极权的中国?如何在对华依赖与对华合作之间做出平衡?针对上述问题,德国之声采访了德国智库的中国问题专家Nadine Godehardt。
为什么缩水版中远入股汉堡港方案依然危险?
德国政府同意了中远海运以24.9%的比例入股汉堡港福地码头,这意味着中国国企不会获得码头董事会的否决权,也不能参与港口战略决策。不过,经济专家仍然认为这笔交易充满风险。德国总理则继续为该交易辩护。
德语媒体:脆弱的伙伴关系
在是否应允许中资入股汉堡港码头的问题上,总理府和多个联邦部一度意见严重相左,几经反复最终才以降低中资入股份额达成妥协。这场争论本身也反映出了当前德国政界在如何发展对华关系问题上的不同立场。
汉堡港“福地”引中资 是福是祸?
德国联邦政府为中资入股汉堡港妥协方案开了绿灯:收购股份的比例从原定的35%降低到24.9%,中远集团因此将不获得董事会否决权,无法影响汉堡港战略决策。尽管如此,这一加强德中经济嵌合的交易依然引来了多方警告。
德语媒体:稳定只是表象
在刚刚结束的中共二十大上,习近平如愿以偿开始了第三个中共总书记任期,就此,八十年代建立起的任期制、集体领导制以及务实的经济政策似乎都已成为过去,而意识形态则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
德语媒体看中共二十大
周日结束的中共二十大,也引起了德语媒体的广泛关注。习近平不出预料地开启了其第三个中共总书记任期,但温和派势力完全被排除于常委之外,仍引起不少的震动。
德语媒体:短期牺牲经济 长期独立自主
围绕中资入股汉堡港争议,德语报刊继续密集关注。《汉堡晨邮报》认为,不再仅关注经济增长、而是着眼于降低长期对华依赖,也是德国“时代转折”应有之义。《世界报》则警告,中国大肆收购欧洲港口,是为了离间欧美关系。
专家:德国和欧盟必须向中国亮出红线
德国总理肖尔茨将于11月初访华,专家认为,在中共二十大闭幕之后,德国和欧盟也应该重新思考他们的对华战略路线。
德国总理确认11月初访华
10月21日,在出席完欧盟峰会后,德国总理肖尔茨对媒体确认,他将在11月初首次以总理身份访问中国,随行的还有一个德国经济界代表团。他同时也驳斥了外界围绕中资入股汉堡港的批评。
汉堡港为何急盼中资入股?
面对六名内阁部长的反对,曾任汉堡市长的德国总理肖尔茨依然支持汉堡港吸纳中资入股。对于汉堡港乃至德国而言,吸纳中国国有资本入股究竟有哪些益处?反对者又有哪些理由?
中资入股汉堡港:内阁六部反对 总理执意支持
在联邦经济部、内政部、国防部、交通部、外交部、财政部一致反对的情况下,德国总理肖尔茨仍然执意允许中资入股汉堡港。德广联在独家报道中指出,如果联邦政府在10月底前无法就此达成共识,这笔交易就将自动通过。肖尔茨很可能在11月访华。
德语媒体:欧中关系正在发生"180度"的转变
俄乌战争带给欧盟最大的教训就是:对专制国家的经济依赖,会令民主国家付出惨重代价。也正因为如此,欧盟目前正在讨论减少对中国依赖程度的可能性,但这一切谈何容易。
德国前国防部长沙尔平:德中经济和社会相互依赖
德国前联邦国防部长沙尔平近期撰文指出,德国经济与中国市场脱钩的想法并不现实。他认为缺少中国的参与,很多对全球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上个月曾表示,在与北京的贸易往来中德国不会再“天真”。
前一页面
第6 页,共27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