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对华经贸关系 - 欧洲不应继续幼稚
2023年10月10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奥地利《标准报》发表客座评论称,欧洲人不应当谈"中国"而色变,但必须要改变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天真看法,毕竟,一个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体制很难融入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这篇题为《中国电动车来了,欧洲不可继续幼稚》的评论写道:
"国家补贴在中国的各项政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2012年启动政府引导基金China Government Guidance Fund 以来,中国政府对相关企业的补贴已经从当年的79亿美元增加至2022年的8500亿美元。封闭本国市场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虽然会给予一定程度的市场准入,但国家资本主义的体制之下,企业的运作自由度却非常有限。同样重要的还包括技术转让。中国已经成为高科技出口国,并在许多领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但这并不仅仅是市场运作的结果。许多西方技术遭到中国复制,有时甚至完全无视知识产权。外国企业必须通过合资和公布技术的方式,才能进入中国。这在成本和技术方面,都造成了竞争压力。20年前,镁市场的变迁,后来又在光伏产品方面被重演。现在人们则在聚焦汽车工业。
美国和欧盟也在推行削弱自由贸易的产业政策战略。欧盟也在提供高额补贴。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中国的补贴策略不闻不问,也许是担心引发争端,反而被对方抓住把柄。"
评论指出,中国和欧洲既是竞争对手,也是贸易伙伴。同中国在提供补贴方面展开竞争,显然劳民伤财。但对中国的补贴不闻不问,却会损害欧洲的本土工业。
"完全同中国脱钩,既不是值得期盼的结果,也根本没有可行性,毕竟双方经济已经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自由贸易必须基于游戏规则,而中国的霸权诉求却使这些游戏规则频繁遭到破坏。竞争关系正在发生倾斜。消费者当然可以为低廉的价格欢呼雀跃,但欧洲的生产能力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汽车工业是德国的核心产业,也是重要的工作岗位提供者。尽管欧洲厂家犯了严重的战略性错误,误判了电动车的前景。但如果放手让中国厂家来替代欧洲厂家,却也是死路一条。"
《每日镜报》发表评论称,无论是俄乌战争,还是当前哈马斯对以色列发起的恐怖袭击,都是专制与民主之争。这篇题为《时代转折的真面目》的评论写道:
"自由世界同专制政权的区别在于,在以色列、德国、美国和乌克兰,人们可以为不同观点展开激烈辩论,而且这种争论也确实天天都在进行。对以色列政府最严厉的批评,恰恰来自以色列国内。在美国,国会甚至为援乌计划吵得不可开交。而在德国,对政府的冷嘲热讽更是司空见惯。但这样的争论,会出现在约旦河西岸、加沙、伊朗、俄罗斯或中国吗?
以色列再度陷入战争,令普京、习近平等专制统治者以及伊朗当权者欣喜若狂。因为,它转移了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关注,分散了西方的精力。普京最希望看到一个疲于奔命的西方。而莫斯科、北京、拉姆安拉则对欧尔班等西方专制者、亲北京和莫斯科的选项党以及许多德国人的幼稚寄予厚望,因为,他们一味主张'开展谈判',而并不在乎谈判对象是普京,还是哈马斯。按照他们的绥靖主义传统,'妥协'终究是件好事。"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