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已经依赖中国的产业应该怎么办?
2023年3月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杜塞尔多夫出版的德国《商报》以"德国汽车零部件厂商跌入中国陷阱"为题,刊发评论指出,采埃孚、博世等汽车零部件行业巨头一方面在做大中国业务、一方面又在减小对中国依赖性。作者指出,这样做总归比贸然撤离中国或者全然不顾地缘政治风险要好。
文章注意到,博世、采埃孚近期正在押宝方兴未艾的中国电动车产业,扩大与蔚来、理想等新兴中国车企的合作。"这些中国新来者给德国供应商很大的压力,但同时也让德国零部件卖出一个好价钱。在中国本土市场上,中国企业早已将德国车企甩在后头:不仅仅是花哨的电子功能,行车体验上也是如此。"
"所以中国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撤离中国意味着自断手脚,毕竟博世以及采埃孚的总营业额中有20%来自中国业务,博世在中国有5.5万名员工,占其员工总数的1/8。这意味着,作为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行业翘楚的博世、采埃孚无法放弃中国业务,短期不行,中期也不行。但是,如果对中美冲突因台湾等原因骤然升级的局面毫无准备,也是不负责任的。所以这些德国供应商正在走一条两手准备的道路。"
作者指出,博世、采埃孚正在贯彻"当地生产、供应当地"的策略,他们在中国大规模投资,在中国制造的产品80%直接供应中国市场。"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最小化风险的策略。假如中国攻打台湾,这些德企剥离其中国业务就不会太困难。"
文章指出,如今的德国企业高管们其实都清楚,中国市场不可能永远都是点石成金之地,但是放弃这部分业务也同样不可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德企在押宝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在积极投入印度、越南、墨西哥等替代市场。"在短期内不危及中国业务的前提下减小对华依赖性,这是正确的战略。但是,国际政治形势能否给企业以足够的时间来调整其中国战略,则是一个未知数。在当前围绕政治、经济、社会、道德的一系列冲突矛盾中,德国企业想要'鱼与熊掌兼得',这固然不是什么能获得掌声的策略,但至少比较诚实。"
拜罗伊特出版的《北巴伐利亚信使报》以"危险的组合"为题,刊发评论指出,德国的太阳能产业高度依赖中国,这在中国与西方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尤为引人担心。
"德国进口的光伏发电设备中,将近九成来自中国。这是德国在太阳能领域的巨大依赖性。其他欧盟国家以及美国也都在这个领域高度依赖中国的供货。在西方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关系越发紧张的今天,这非常危险。北京可以轻而易举地以此来要挟欧美。"
"目前已经有一些威胁声音。就在不久前有消息称,中国可能即将出台出口管制法规,当局可以在需要时限制太阳能发电板相关设备和材料的出口。假如中国真的大幅削减对欧出口,德国就会遭遇重创,能源转型就会陷入严重停滞。德国大规模扩建可再生能源设施,本意是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因此,欧美国家必须尽快重振以往被忽视的本国太阳能产业。"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