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谁在承受痛楚?
2017年12月8日(德国之声中文网) 瑞士《金融经济报》刊发了题为"亦福亦祸全球化"的评论,认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面对中国等后发国家的挑战,传统工业国必须卸下历史的包袱,并且重新坚守市场经济立场,方能摆脱衰落的命运。
文章首先指出,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冷战的结束,全球化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众多企业都开始利用东西方之间的工资差距来进一步降低成本,这导致了发达国家中产阶层的不安,也让民粹主义得以兴起。
"近年来,许多国家政府都通过制订各类标准来保护本国制造业,同时还辅以货币操纵手段。如今,我们也越来越频繁地看到惩罚性关税,今后可能还会重现进口禁令。"
"面对中国的技术剽窃、针对外国厂商设置壁垒等行为,世界贸易组织从未真正启动过制裁。这是一个重大错误。多年来,中国还推动了一种对企业而言几乎没有利润的出口型商业模式,这与传统工业国家之追求盈利的市场经济模式并不相容。"
"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唯一一个提及这一问题的人。这已经太晚了,此前的美国政府以及欧洲各国都在沉睡。如今的中国已经相当强大,不再需要瞻前顾后。"
"继冷战时期相对稳定的两极世界之后,当今的全球地缘政治模式是多极的。至多15年后,中国就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经济体。国家主席习近平已经明确表示,中国还将成为军事大国,并且在全球发挥影响力。既有霸主受到后起之秀挑战时,往往会发生冲突。19世纪末,新兴的德国挑战英法的地位,这最终导致了战争。"
"可以预见,美国不会毫无回应地旁观中国崛起、蚕食其全球领导地位。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将会上扬,对抗中国的支配地位。这很有可能是徒劳的,但是由于美国人并不善于当一个大度的失败者,因此地缘政治的风险会增加。"
"人们常说,经济上的相互高度依存会降低冲突风险。但是许多人都忘记了,19世纪末期也有大规模的全球化浪潮,同时也伴随着大规模的移民潮;政治领导人毫无顾忌地压迫其他族群,则导致了恐怖主义的兴起。"
"面对经济以及地缘政治的危险,我们需要的不是什么'善人',而是具有远见的现实政治家。他们必须具备通盘思考的能力,并且着手卸下旧有体制的包袱,重回市场经济的轨道。这会面临短期调整的痛楚,但是谁不这么做,谁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
《新苏黎世报》则以"朝鲜不再躲藏?"为题再次关注了朝鲜问题。文章注意到,近几周来,许多朝鲜渔船都出现在日本西海岸,船上往往是奄奄一息或是已经死亡多日的朝鲜渔民。
"11月以来,几乎每天都有朝鲜'鬼船'出现在日本西海岸。大多数情况下,日本当局在船上发现的都是死亡多日的尸体,不过也有42名朝鲜人在抵达日本海岸时还活着。无一例外,他们都要求重回朝鲜。这类事件并不新鲜,主要出现在每年的冬天。然而今年的'鬼船'却特别多:仅在11月,日本方面就发现了28条这样的船,去年同期则只有4条。"
"有可能是天气原因导致大量装备简陋的朝鲜渔船偏离航线。但是不少专家猜测,这与国际制裁有关。今年,国际社会两次加大了对朝制裁力度。食物短缺问题有可能迫使渔民在日本海上航行得更远,希望能捕获更多的鱼。此外,今年秋天开始的限制石油进口措施也可能是一个原因:这些渔船没有足够的油料,耗尽燃料后只能在海上漂流。"
文章随后回顾了一段时间以来美朝双方的互动,并指出要实现华盛顿与朝鲜的对话绝非易事。"制裁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中国。如果制裁真像一些专家所估计的那样发挥了作用,那么松动制裁就可以是迈向美朝对话的第一步。然而,平壤政权现在却显露出它是多么不关心朝鲜民众的命运:船上的渔民在挨饿。这有可能是因为食物配给定量太低,也有可能是因为渔船装备简陋而导致迷航。美朝对话的代价,一如既往地高。"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