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谁损害了谁的主权?
2019年9月11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兰克福汇报》以"堪比勃列日涅夫?"为题,刊发评论指出,北京想要规定,德国外长可以会见谁、不可以会见谁。作者认为,要是中国的这种颐指气使不会造成实质性威胁的话,德国本可以对中方的抗议泰然置之,但是现实很可能是另外一番模样。
"还有人记得勃列日涅夫吗?这位苏联领导人60年代创立了一套以他名字命名的学说,认为东欧阵营内的国家只有'有限主权'。今天的中国万分重视其自己的主权,但是在涉及其他国家主权时,中国的态度却又不是这样。比如,北京现在就想要规定,德国外长可以见谁、不可以见谁。中方以命令式的口吻向外长马斯说,与黄之锋的见面是'对中国主权的不尊重'。多年前,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见达赖喇嘛后,也曾听到中方的类似回应。"
"要是中国的这种颐指气使的姿态不会构成实质性的威胁,我们尽可以泰然地看待这一切。不过,默克尔总理之后再也没有和达赖喇嘛见过面。这种局面,如今是否会在香港问题上重演?若真如此,那么就意味着勃列日涅夫的'有限主权论'复活。"
汉堡出版的《图片报》的评论则以"感谢外长"为题,赞扬了马斯与黄之锋的会面。
"有时候,并不需要做很多事情,就能释放出一个明确的讯号,告诉外界:我们国家代表了怎样的价值观。外长马斯与香港自由勇士黄之锋的对话,就证明了这一点。在本报周一晚间的酒会上,外长并不惧怕与黄之锋接触;他问了黄之锋短暂被拘又获释后的状况,还询问香港的示威是否还会继续。"
"马斯故意让这场交谈在记者的镜头前进行,这是为了向外界表明:德国重视自由,德国支持人权。"
"短短几个小时后,中国外交部就向德方表示了反对,指责马斯'不尊重中国主权'。这说明事态已经相当严重:中国政府真的以为,他们能规定一个德国政治人物在柏林可以见谁、不可以见谁。为什么中国政府会这么想?因为德国政界以及德国商界长期以来普遍地对一些事情视而不见。他们害怕,中国的资本主义独裁政权会对德国感到恼怒。"
"但是,中国人尽可以对马斯的行为感到恼怒!如果马斯会见一名22岁的民主人士就构成'不尊重主权',那么就只能说明:中国的价值观,与德国所代表的价值观不能相容。马斯与黄之锋对话,他释放出了唯一的正确讯号。感谢马斯外长!"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