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马斯见黄之锋 何以引发如此风波?
2019年9月13日(德国之声中文网) 明斯特出版的《威斯特法伦新闻报》以"展现棱角"为题,刊发评论指出,22岁的香港小伙撼动了中共中央的强人,也对德中双边关系构成了严峻的考验。
"香港民主运动代表人物在德国的行程,引起了北京的震怒,这让人吃惊。中国在公开干涉德国内政,而如果中国自己的内政被外界干涉,一定会激烈反对。对于这种矛盾,只有一种解释:中国领导人的精神已经高度紧张。持续不断的香港示威,挑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的绝对权力。北京的激烈语调,也显示出中共的恼怒:恼怒因为忌惮经济而无法用武力解决香港问题。毕竟,这个英国前殖民地依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德国不应该被北京的怒火所吓倒。外长马斯在柏林的行为,其实和默克尔上星期访问北京时没什么两样:捍卫民主、呼吁人权。德中关系不仅局限于经贸往来。哪怕只是为了抵御中国露骨的施压手段,德国也必须展现棱角。"
弗赖堡出版的《巴登报》以"黄之锋对抗歌利亚"为题,试图分析中国方面过激反应的深层次原因。
"为什么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当今中国政治人物的心理,最惧怕三种场面,因此也要竭力予以避免:国土被分裂、内政被干涉、国格被羞辱。黄之锋访问柏林,一下子击中了这三点。"
作者认为,从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起,中国经历了多次的分分合合;历代统治者都会将国土被分裂视为奇耻大辱,而今天的中共统治者依然没有跳出这一思维惯性。"对于中共而言,控制不住香港,就意味着覆灭的开端。北京权力中枢里,那些穿着西服、染着黑发的老爷们难以想象,居然被一群年轻人牵着鼻子走。他们难道不是全世界最有权势的人么?"
文章接着指出,遭受西方殖民的屈辱历史,也让当今中国政府对外国干涉内政极其敏感。"这些创伤,共同导致了北京的过激反应。当权者没有倾听香港示威者的诉求,反而在展现强硬。黄之锋的论据是完全正确的:通过政治改革和对话,政府能够避免局势升级。但是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却在北京的指导下不予回应。"
"其实,北京真的可以试着换一个视角看问题。香港民主,并不与'一国两制'相冲突,不会导致北京的面子受损。香港只有无足轻重的一小部分人想要搞分裂。至于黄之锋到访柏林,北京也应该平静对待,这样黄之锋就不会获得更多的关注。至于外部势力的干涉,这不过是中国宣传部门的臆想。羞辱国格?今天不会有谁敢于低估中国。"
"像习近平这样的掌权者,根本就没有与民主社会互动的经验。他几十年的政治生涯里,从来没有和获得权利的公民真正打过交道。所以,中共当局采用了它最擅长的方式:散播恐惧,这一次则是在国际层面上散播恐惧。而且,中共当局无法相信,黄之锋居然像大卫对抗歌利亚那样,如此久地反抗其权威。"
杜塞尔多夫出版的德国《商报》以"外长马斯究竟能不能支持香港、支持黄之锋"为题,同时刊发了正反两篇评论。正方作者认为,德国政府应该捍卫自由价值观。
"谁要是以为,中国当局的过激反应是因为对香港视为感到紧张,谁就低估了中国共产党。这场争端表明,中国的权力诉求现在已经达到了多么大的程度。北京对其'伙伴'的期待,已经远远超越了外交克制。与中国的良好关系、利润丰厚的贸易合同,中国为此要求的回报则是卑躬屈膝。"
文章呼吁,德国政府应当彻底反思既有的对华政策,出台全新的中国战略,"从而消除这样一种错误观念:只把中国崛起当作是德国工业的出口机遇。西方正面临一个崛起的体制竞争者:中国特色的威权主义。民主国家正在因为民粹崛起而陷入认同危机,而中共则在发展面向未来的专制体系,而且已经在向非洲和拉美输出其社会模式,其中包括监控技术、社会压制经验等。在这场新的中西对抗中,德国如果想要捍卫自己的自由价值观,就不能保持中立。"
反方作者则认为,马斯会见黄之锋纯粹是政治作秀,除了招致北京的怒火,对局势一点帮助也没有。
"马斯先生,您以为北京会怎么反应?尤其是黄之锋宣布先要'解放'香港、然后'解放'中国内地时,北京又会怎么回击?关键是,您和黄之锋称兄道弟,又能给香港的民众带来什么呢?这不过会造成一场新的德中关系冷淡期,而我们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额高达2000亿欧元。"
"诚然,我们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对一场争取自由的运动保持沉默。但是,让自己在柏林的绚丽照片登上一家街头小报的版面,真的没有什么帮助。默克尔总是被批评在外交上太过圆滑,而她在上星期访问中国时就更好地解决了问题:一方面,她的随行经济代表团将数百亿合同带回家,另一方面,她也明确表示,暴力不是解决冲突的方式。这是务实的政治,没有歇斯底里、没有自我否认。"
"此外,难道我们德国人必须要一直承担拯救世界的任务吗?难道,只要有任何地方的事情不符合我们民主化工业社会的理念,我们就必须条件反射地对他们指手画脚、予以警告?作为外长,必须要有一些外交手腕。外交意味着复杂,意味着闭门磋商,意味着经常性的艰难而冗长的谈判。而这对您,马斯先生,显得过于费力了。"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