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慷慨还是做秀:德媒体评施罗德巨额援助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5年1月7日

围绕各国慷慨救灾援助,媒体上开始出现“阴谋论”论调,中国的援助就被有些人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了解读。德国联邦总理施罗德本周三宣布提供5亿欧元的援助资金,也在国内媒体上遭到质疑。部分媒体认为德国表现出了大国的风度,而也有一些意见认为施罗德的做法只是在慷国家之慨,为自己做秀而已。

https://p.dw.com/p/65ab
国际社会承诺援建东南亚一个海啸预警系统图像来源: AP

德国政府宣布5亿欧元的捐助金额,目前这一数额排在所有承诺捐款国家的第二位,仅次于澳大利亚(6亿欧元)。而在私人援助方面,德国排在了第一位,目前最新的数字是2.5亿欧元,比排在第二的英国多出了将近一亿。对于德国民间的踊跃捐助,人们普遍赞不绝口,而对于德国政府的惊人手笔,德国媒体却显示了不同的意见。

波恩的信息汇报指出“对于东南亚灾情的哀悼和同情当然是德国承诺援助的原因之一,但还有两个因素不能忽视:其一是德国联邦政府不得不用这笔捐款来维持德国人乐善好施的形象,其二是德国内阁在救灾峰会召开之前宣布这笔5亿欧元的援助,以使自己的援助金额跟上国际标准。其实,施罗德和菲舍尔在周三只是开出了一张空白支票。如何筹集这5亿欧元?是否提高税收?这些细节必须尽快宣布。”

信息汇报相比,世界报的评论就更加直接了,“施罗德是一个利用水灾的大师,两年前爆发的德国易北河大水灾就曾经挽救了他的总理生涯,现在他又得心应手的利用东南亚浩劫,以表现自己是一个心思缜密,行动果断的国际政治家。……当然,联邦政府承诺适量的经济援助是完全正确的。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付出如此之高的代价,从而让人觉得我们正在参与一场自私的捐款竞争呢?来自德国民间的超过1亿5千万欧元的捐款收到了广泛欢迎。而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更有理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政府的捐款数额是否应该更恰当一些?要知道,联邦政府在使用他们根本就还没有得到的资金。这是政府捐助和私人捐助的区别所在。”

Benefez Sendung ZDF Wir wollen helfen - Ein Herz für Kinder
电视主持人塞伯特和科尔内尔在德国电视二台和图片报联合举办的赈灾义演上。这次口号为“我们愿意帮助”的义演筹集了400万欧元。图像来源: AP

法兰克福评论报站在了施罗德一边,该报评论指出,“根据‘做好事,让人知’的原则,德国政府成为了援助东南亚受灾国家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而这为那些含沙射影的攻击提供了表演舞台。对于如此慷慨援助背后的动机,人们议论纷纷:社民党和绿党联合政府想通过这次援助表现自己;他们在为竞选做准备;德国在为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付出巨大代价,等等。所有这些别有用心的动机似乎都成为了做出决定(提供5亿欧元捐款)的理由。……但是,这些关于德国援助的政治阴谋论都是不公平的。相反的,这意味着只有最吝啬的政府才是最出色的。”

“联邦总理犯了一个大错,”斯图加特新闻报开宗明义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施罗德不仅仅想给予,他还想表现一番。……一个数额很大的援助计划对他来说还不够,他需要成为最大的援助国。……在眼下,人们并不觉得钱是最紧要的事情。在世界范围内,来自私人的捐助意愿非常强烈;而资金援助和相关的承诺也并不少。所缺少的是有关援救的协调工作。这是才政治表现的真正舞台。必须创造条件使援助能够有效的得到利用。但是这个工作不能让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大出风头。”

“德国现在成为了援助国中的龙头老大,甚至排在了美国前面,”柏林的每日镜报写到,“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信号。首先,从国内来说,我们显示了德国的国家援助与令人瞩目的私人援助相比,并不逊色。其次,从外界来说,我们德国人是重建工作的大师,因为我们知道什么意味着国际社会的团结,我们也知道我们现在必须做些什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光是花钱,但至少我们显示了在这方面我们做的也不错。并且,第三,我们给国际政治大国们传送了一个信号,特别是美国:看看我们所做的这一切,你们曾经答应让我们成为领导西方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