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疫情:德国出现第一波囤货风潮
2020年2月29日(德国之声中文网)相关消息在德国不胫而走:与全球各地其它50多国一样, 德国也可能爆发疫情。在公交车、列车、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几乎到处都成了人们的议题。此现象也逐渐表现在超市。一些德国人开始为发生可能长时间不得离开住家这一情况做准备。
第一波"买空"潮
各大型连锁零售商本周三(2月26日)尚曾通报,未发现有抢购现象,而到了周五,说法即有所不同了。
REWE集团一名发言人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便表示:"此间我们已能确认,尤其在食品和罐头类商品领域,虽不是到处都一样,但毕竟是全国性的,人们增加了购买量,我们正作出相应回应。"总部位于科隆的这家德国零售康采恩旗下有Penny, REWE 和Nahkauf等连锁超市。
另一家大型连锁折扣超市- Lidl也证实了这一趋势。该零售集团一名发言人表示,"我们发现,在若干地区和分店,大量购买现象明显增加",尤其是可以存放的食品、罐头和面条,以及手纸和消毒液成为抢购对象。
联邦政府的建议
"特别适于存放的食品"亦列在联邦政府4年前就制定的灾难应急必备品单子上。该清单由设址波恩的联邦公民保护及灾害救助局制定。该机构的300名工作人员的任务之一是向民众提供咨询,遇到紧急情况时该怎么做。根据该清单,人们的储存供10天之需即可,不必更多。
清单上有这样的建议:"储存供一人一周之用的14升饮品",矿泉水和果汁尤其合适。该机构原则上建议:不要过度购买:"主要储备您和家人平时用量的食品和饮料"。
单子上也给出了一些非常实际的建议:"所有食品应能在无需制冷的条件下长期储存。注意最低限度保质期。给那些没有标记的食品注明购买日期。"另外还有或许很少有人想到的一点:"新买来的存货要放到架子的后面一排;先消费日期旧一些的食品"。
来自境外的赞扬
这些天,这一德式谨慎甚至在海外也受到了关注。保加利亚报纸"24 Tschassa"的一篇有关欧洲和冠状病毒的评论便指出,遇到此类情况,"大多数消费者会疯狂购买,全然不加思索,所买的东西在多长时间里对他们有用,或者,他们是否真的在某一天能用上它们。因此,若能按德国人的原则去做,那是好的。"评论还说:"这一单子是有意义的,因为,过度储存一无用处。"
记协发声:不要过度恐慌
德国国内的其他很多评论员或许也持相同看法,但警告人们不要过度惊慌。正如科学家们和政治家们一再强调的那样,迄今,德国国内感染病例相对尚少。德国联邦记者协会也认为,对相关情况应作出谨慎反应。
记协主席于贝阿尔(Frank Überall)表示:"人们现在需要的是解释、建议和方向"。他指出,记者们应遵守新闻行为准则,"在报道医学议题时,必须避免那种不恰当的耸人听闻的手法,采用这种手法的报道可能使读者产生无来由的忧虑或希望。"他还表示,"渲染害怕和歇斯底里情绪有违于负责任的新闻事业"。尽管如此,对新冠病毒的害怕已经成了德国人的一个主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