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罗德与普京:私人交情与德俄关系
2005年8月13日德国联邦政府首脑与苏联及俄罗斯国家元首的交情为德俄两国十五年来的关系打上了深刻的印记。苏联晚期时的科尔与戈尔巴乔夫以及后来科尔与叶利钦的交情是这样,施罗德与普京则更进一步,他们的私人交情看来达到了互相了解的地步,共同欢度圣诞节和生日聚会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脚。
政治上,施罗德与普京努力使德法两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最近五年来,俄罗斯国家和政府高级领导人对德国的访问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其中有两国领导人的多次高层会晤、政府协商和由施罗德与普京倡导的“彼得堡对话”,两国社会精英借此机会聚集在一起,讨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即使普京的外交政策不时发生变化,但俄罗斯与德国的伙伴关系在普京的外交中始终享有稳固的一席之地。普京掌握德语,并有在东德的工作生活经历,使他偏爱德国,这也许对两国关系起到了某种作用。
施罗德的对俄政策迎合了普京的对德政策。这位德国总理避免公开批评普京的国内政策,只在私下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说悄悄话的外交”促进了与莫斯科良好关系的发展,施罗德面对公众把普京称为“纯净的民主派”,从而进一步把两国关系推上了高峰,施罗德的对俄政策使施罗德成了普京在欧洲的最重要政治伙伴。作为报答,巴黎-柏林-莫斯科轴心的建立加强了施罗德反对美国伊拉克战争的立场,2002年以后,与俄罗斯的伙伴关系成了施罗德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
良好的德俄关系带来了更多的利益:两国受益于兴旺发展的贸易和经济交往,俄罗斯向德国提前偿还欠债使得德国财政部长艾歇尔得以改善其漏洞百出的财政预算。柏林支持俄罗斯参与八国峰会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给普京带来了好处,俄罗斯批准京都议定书和2004年乌克兰危机的和平解决都可以算作施罗德的外交成就。由于普京信任施罗德,俄罗斯最终接受了乌克兰政治形势发展的结局。
尽管德俄两国有共同的利益、施罗德与普京私人交情深厚,但德俄关系中仍有一个中心问题没有解决:对于真正的伙伴关系来说,两国没有共同的政治价值。自苏联结束以后,俄罗斯既不是民主国家,也不是法制国家。鉴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历,俄罗斯的政治精英和广大居民对民主理念已失去向往,他们追求的是俄罗斯经济现代化,弃民主原则如敞履。出自现实政治的考虑,施罗德接受了这样的威权政治倾向,他和可能取代他的新总理梅克尔都无法解决这个根本问题。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