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欧洲的中国人》探索乒乓人生

2012年12月7日

靠打乒乓球或靠拍电影吃饭,哪个更靠谱?德国电影人什克罗鲍奈克(Milan Skrobanek)拍摄的纪录电影《欧洲的中国人》(Die Chinesen Europas)给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答案。

https://p.dw.com/p/16xIS
Germany's Dimitrij Ovtcharov serves to Taiwan's Chuang Chih-yuan in their men's singles bronze medal table tennis match at the ExCel venue during the London 2012 Olympic Games August 2, 2012. REUTERS/Grigory Dukor (BRITAIN - Tags: OLYMPICS SPORT TABLE TENNIS TPX IMAGES OF THE DAY)
图像来源: 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乍一听影片的名字,首先联想到的是在欧洲国家各行各业奋斗的中国人。但在视频网站You Tube上看完了《欧洲的中国人》的预告片后。才知道这是一部关于德国国家乒乓球队征战2012年多特蒙德世乒赛的纪录电影。

影片导演什克罗鲍奈克坦言,影片的名字不是他本人的发明创造:"德国国家乒乓球队差不多在过去的十年中在欧洲一直独占鳌头。他们在欧洲乒坛的霸主地位有点像中国在世界乒坛的地位。所以,"欧洲的中国人"这个说法在影片诞生前就多次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因为德国队在欧洲有着中国队在世界乒坛的地位。"

Chi061212 Pingpong - MP3-Mono

正因为如此,从4岁开始就参加乒乓球专业训练的什克罗鲍奈克在结束汉堡造型艺术学院(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 Hamburg)电影专业的学习时,选择了德国国家乒乓球队作为自己毕业作品的主角。早早就发现在乒乓球方面没有成为职业队员潜力的他更喜欢用电影来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求学期间拍摄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是对自己人身经历的总结。这个单单从他电影的名字中就可以略见一斑---《妈妈去世后》(Seit dem Tod meiner Mutter)、"《亨瑞克》"(Henrik)、《在逆境中》(Wie in schlechten Zeiten)。

Germany's Timo Boll in action during the game against Zhang of China during men's team semifinal of the table tennis event in ExCeL Arena at the London 2012 Olympic Games, London, Great Britain, 6 August 2012. Photo: Christian Charisius dpa
乒乓球:成败只在一瞬间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用电影反思乒乓人生

同样,拍摄《欧洲的中国人》的过程对于什克罗鲍奈克说,也是总结、反思自己十几年乒乓梦的过程。他说:"我想向人们展示乒乓球运动幕后的一面,这一运动可以有怎样的激情。专业球员必须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够在如此高的水平上从事这一运动。特别是乒乓球运动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压力。我想让常人对此有所了解。"

什克罗鲍奈克自己曾经也亲身经历过这一切。他从7岁开始就在地区联赛中崭露头角,甚至取得过不错的成绩,有参加国际大赛的经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发现自己并不具备成为专业球员的天赋。而与此同时,对电影的热爱却在他心中迅速生根发芽。大约在16岁那年,他终于感觉到自己已经不再能够承受乒乓球运动给他带来的心理压力。于是,他决定将全部精力投身自己的另一大爱好--电影。但拍电影所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就少吗?什克罗鲍奈克表示:

"从压力的强度上来说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类型确不一样。乒乓球的压力是,你必须在特定的那一霎那成功,不然,你没有补救自己失误的机会。而人在拍电影的时候,虽然是处于持续的压力下,但是没有这种在特定的一瞬间必须成功的压力。如果一个镜头出了些小差错,你还可以重来一遍,或者第二天在剪辑的时候想办法补救。"

什克罗鲍奈克坦言,自己更能够承受拍电影所带来的这种长时间,但强度相对较小的压力。和许多其他同学一样,什克罗鲍奈克虽然在影片的制作费用上能够部分依靠来自学校以及校友赞助组织的支援,但还是在家人以及亲朋好友的支持下,并花掉了自己的积蓄才完成了整个纪录电影的拍摄过程。

纪录乒乓运动鲜为人知的一面

27.01.2009 DW-TV Made in Germany Arri 3
数字电影技术日趋成熟,圆了许多人的电影梦图像来源: DW-TV

也正是由于经费上的限制,只有7到8人参加了这一90分钟影片的制作过程。好在日益成熟的单反相机摄相技术帮了什克罗鲍奈克一个大忙,让他可以同时最多动用4台摄像机参与拍摄。虽然他使用的器材都是人们在普通电器行里可以买到的"民用设备"。但整个影片从画面感来说仍然有专业电影的胶片感。

回忆起拍摄的过程,什克罗鲍奈克庆幸他在拍摄的过程中得到了包括德国国家队教练罗斯科夫(Jörg Rosskopf)和一号选手波尔(Timo Boll)完全的信任。用镜头默默记录了他们训练、用餐、按摩、召开团队会议以及迈向赛场前的一幕幕不为人知的场面。

令如今的电影人什克罗鲍奈克感到遗憾的是:"乒乓球从许多角度来说是我们当今最适合用影像表达的一种体育运动。但是几乎没有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像乒乓球这样,在其本身的影像潜力以及电影电视界对它的高质量影像化之间存在如此大的落差。"换句话说:乒乓球对于影音媒体来说其实是非常具有魅力的。对于影片《欧洲的中国人》的导演什克罗鲍奈克来说,用电影人的视角展现乒乓球运动的魅力并不是一件难事。

"对于我来说,乒乓球运动在电影的角度上所占据的一大优势就是,其中也有电影中所需要的对立关系……拍摄出来的素材甚至有点西部片的味道。战场的两边是两位选手,最后只能有一人胜出。每场乒乓球比赛里都有电影学里所讲的主角和对手之间的关系。 "

Tischtennis Weltmeisterschaft Mannschaft Damen: Viertelfinale Singapur - Deutschland am Freitag (30.03.2012) in der Westfalenhalle in Dortmund. Die Deutsche Irene Ivancan (l) spielt gegen Tianwei Feng aus Singapur. Foto: Friso Gentsch dpa/lnw
乒乓球运动有电影的基本元素:主角和对手你死我活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虽然多年来,德国在乒乓球领域一直战功显赫。但却无法吸引大众媒体的注意力。什克罗鲍奈克也无法解释其中的原因。他只能无奈的用波尔在接受其他记者采访时说过的话自我调侃一番:"与坐在乒乓球馆里相比,电视媒体的编导们更喜欢前往滑雪胜地。"

应该靠乒乓,还是靠电影生存?

什克罗鲍奈克告诉我们,他拍摄此片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乒乓球在媒体中的知名度,而只是希望用自己的视角向人们展现他对乒乓球运动的理解。德国乒坛老将波尔对他的影片也非常满意。目前,他已经实现了自己对《欧洲的中国人》的第一个期望,就是正是发行该记录电影的DVD版。对于他来说,现在能发生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有电视台愿意购买该片的播映权,并甚至能在了解此片的基础上催生出在其他项目上合作的机会。在经历了影片制作以及发行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后,对于初出茅庐的电影人什克罗鲍奈克来说,靠乒乓球或拍电影吃饭,哪个更靠谱呢?

"要让我现在说,我觉得靠乒乓球吃饭更靠谱。电影是一个大家干活,没人赚钱的事。但如果你在乒乓球上无法成为顶级球员,你也发不了大财。这其实是一个挺难回答的问题。"

作者:任琛

责编: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