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发展援助改革纲领引发争议
2012年5月1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欧洲越来越多的向德国看齐,这不仅仅体现在与将要失控的公共债务危机作斗争上,也体现在制定发展援助政策的过程中。德国在欧盟各国2011年秋天共同推出的"改革纲领"中,留下了明显的印记。特别是在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方面。欧盟发展援助部下周一(5月14日)将要在布鲁塞尔的会议上讨论与此相关的话题。新政策主要关注通过在欧盟各国之间更加优化的分工来与贫困作斗争。来自拉脱维亚的负责发展援助政策的欧盟委员皮耶巴尔格斯(Andris Piebalgs)认为这是取得实质性进步的关键。
欧盟27个成员国凭借其540亿欧元发展援助资金的总额位居全球首位。但德国政客认为,如果欧洲各出资国能够协调一致,避免重复建设的话,就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这笔资金。本周四(5月10日),在柏林参加议会讨论的演讲者们都对此持一致态度。德国执政党之一基民盟代表许宾格(Annette Hübinger)指出,欧盟应该带着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援助政策。因为欧盟各国政府及部门在协调相关工作方面有着极大的漏洞。
私营经济应该起到更大的作用
欧盟"改革纲领"另外关注的重点就是促进经济界参与到发展援助项目中的积极性,而这能使出资国和接受援助国都从中受益。2009年出任德国发展援助部部长的自民党成员尼贝尔(Dirk Niebel)从一上台开始就强调了这种双边合作的重要性。与他同属自民党的莱布莱希特(Harald Leibrecht)建议,应该在实践中更多的让中小型企业参与到发展援助项目中,并在经济以及融资服务上为它们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催生新的就业岗位,并让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脱离贫困。"
亨泽尔(Heike Hänsel)是德国左翼党在议院中负责发展援助政策的专员,她也是这项改革建议最尖锐的批评者。在她看来,德国和欧盟计划中的改革措施中"新自由主义"的味道非常浓。她就此引述了欧盟这份备受争议的文件中的一段:"经济发展、良好的商业环境、贸易自由化、加强私有经济的活力、让最贫穷的国家融入世界贸易、支持扩大公私合营项目。"这些在她眼里都是"制造更多贫困"的政策,与扶贫无关。
各方同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预算支持
就算德国负责制定发展援助政策的政客们就许多问题仍存在歧义,但各方都比较认同的是,向不发达国家提供预算支持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援助工具。因为这方面的资金会直接流入接受援助国家消费者的口袋。发放此类资金是有条件的,最重要的是所谓的"政府善治"(good governance)。其中包括与保障人权、维护新闻自由以及打击腐败方面的内容。左翼党员亨泽尔就此向欧盟提出批评,称后者其实是希望用这种手段把自己的经济体制强加给其他伙伴国家。他指出,鉴于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它并不能在其中承担起榜样的作用。
德国绿党人士霍佩(Thilo Hoppe)在议院发表讲话的时候提醒人们考虑到接受援助的国家在各种发展援助政策会议上向出资国多次发出的呼吁:应该齐心协力,而不是各谋其利。曾经在长期担任德国议会中发展援助政策委员会主席的霍佩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在建立医疗系统方面,德国、英国、荷兰以及丹麦各国都只顾着经营自己的项目,却不会协同合作。为的只是在项目建设的所在地能升起本国国旗。这位绿党政客想通过这一形象的例子让人们了解现状。因为这在现实中经常发生。欧盟"改革纲领"的支持者希望,新政策的出台能够改变这种情况。
作者:Marcel Fürstenau 编译:任琛
责编: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