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新规扼杀德国自产口罩?
2020年5月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德国对口罩的需求暴增。本周各州全面实施口罩强制令,民众在购物即乘坐公交工具是必须戴口罩。
除了普通民众,医院、护理机构、公共服务机关也是口罩需求大户。德国卫生部已启动招标,计划购进共20亿只外科口罩。政府鼓励德国企业开动生产,并推出了相应的扶植政策。
500多家德国纺织企业已经开始转产口罩,包括普通外科口罩、FFP规格的带滤芯医用口罩以及多次使用的自用织物口罩。
入行有风险
但这一势头"方兴未艾"之际,业界已在为自己的前途发出警告。德国纺织和时装业联合会称,一系列计划中的环保法规出台后,几乎不可能在欧盟生产口罩等医用防护品。
据《世界报》报道,被业者视为阻碍防护类纺织品生产的法规涉及计划2021年实施的二氧化碳排放税、欧盟计划修订的更为严格的原材料和化学品法规,以及垃圾废物处理法规。具体包括限制使用全氟己酸等表面活性剂和塑料微粒、严格生物杀灭剂产品使用的法规,以及更高的废物回收标准等。
纺织工业联合会认为,上述法规将使得在欧洲生产一般外科口罩和医用FFP口罩变得几无可能。尤其是针对防护用纺织品的新规,意味着欧洲自产口罩的末日。例如严格限制使用多种染色剂的规定将使涤纶染色难上加难;此外,按照新规定,目前通用的FFP规格医用口罩中所含的塑料微粒比例早已超标,今后将无法在市场上流通。
纺织行业协会为此致信联邦环境部长舒尔策(Svenja Schulze),疾呼这一生产行业的"生存基础将不复存在",其后果是生产线流失、转移到亚洲。
口罩不是环保产业
环境部对《世界报》的问询做出回应称,已经了解到业界的忧虑,并指出新法规对全氟己酸的使用限制并不包括防护用纺织品,因此不影响口罩等产品的生产。政府还强调,始终与业界保持对话,对立法过程中的问题有协商和沟通的渠道。
对含氟化学品的使用限制不仅影响到口罩。按照现有的生产工艺,其他一些防护品在欧盟也无法继续生产,例如防弹背心、消防和救援人员专用的防护服装,以及排气过滤材料等。
《世界报》的报道指出,有关环保新规并非对是让纺织业界措手不及的意外,欧盟层面的立法工作已进行了多年。新法的目的是减少有害材料的使用,让生产更具可持续性。口罩的生产过程显然并不环保,此类一次性使用后便被丢弃的产品更谈不上可持续性。
此外,生产口罩从长期看是否能保持经济效益,也值得加个问号。一旦疫情结束,比如疫苗上市后,对口罩的需求将一落千丈,而德国制造的口罩是否还有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