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中资并购 德国没辙
2018年5月2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德国和欧盟必须更坚定地要求中国遵行公平竞争原则。在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周二(5月22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得出结论称,中国投资人在德国获得自由进入市场的机会,中国政府则有意保护本国战略产业,不让外国资本染指。
本周四,德国联邦总理默克尔到访中国。根据该研究报告,技术企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成为中国投资者的目标。2014至2017年的共175家中资收购或入股的企业中,有112家属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计划重点扶持的产业。
根据这一雄心勃勃的政府战略,国家将大举补贴,扶持众多关键产业,消除与西方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并成为世界市场领头羊。为此,生产装置将现代化、以本国创新取代进口外国技术。至2049年,建国100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成为超级工业强国。
研究报告执笔人容布卢特(Cora Jungbluth)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7年后,"依旧不存在平等的经济关系",这是一件麻烦事,"不论是德国还是欧盟,目前都无法应对中国的产业战略政策"。
她表示,如果因国家参与而扭曲竞争,或导致企业受到不公平对待,欧洲人就应该发出同一种声音,进行干预。朝向更公平竞争的重要一步是达成欧盟和中国之间的双边投资协议。从2014年以来,双方即已在谈判。涉及德国,容布卢特还建议,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政府未来应能在入股比例达到10%时就启动审查程序,而不是目前的25%。
她强调,德国和欧洲必须态度坚决,但也不能妖魔化中资。她表示,目前,人们普遍担心技术会被卖空,然而,直接投资也能给德国带来资本和就业机会。
根据该研究报告,主要的中资收购项目局限在3个联邦州:巴登-符腾堡(23%)、北莱茵-威斯特法伦(20%)、巴伐利亚(16%)。这些州正是多数所谓的"隐蔽冠军"(Hidden Champions)- 德国的全球技术领先企业的聚集之地。
凝炼/达扬(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