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罗塞塔"前来拜访

Hermann-Michael Hahn2008年10月12日

欧洲航天局发射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已在太空翱翔4年半多,它的最终使命是2014年与一颗彗星会合,探索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奥秘。但在此之前的遥遥旅途中,"罗塞塔"也顺便走访其他天体,如今年9月初,它就和一颗小行星"擦肩而过",在距地球3.6亿公里的宇宙深处,填补了欧洲航天史上的一个空白。

https://p.dw.com/p/FYE8
叩响太阳系的大门图像来源: AP

负责控制"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的,是欧洲航天局设在德国达姆斯塔特的地面控制中心。"罗塞塔"2004年3月2日发射升空。由于没有推力足够大的动力系统将它直接送往探测目的地,"罗塞塔"只能借助地球和火星的引力加速并调整轨道,花10年时间,迂回抵达目的地。

为了节省能量,"罗塞塔"平时是处于某种冬眠状态的。只有当接近欧航局想观测的天体时,探测器上的所有系统才会开启,地面控制中心就会忙成一片。今年9月初,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机会,"罗塞塔"将飞掠一颗名为"斯坦斯"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直径大约只有5公里,和目标彗星的慧核差不多大小,对地面控制中心的控制人员来说,这是一个测试探测器上导航系统的绝好机会。在距小行星还有1500万公里的时候,探测器上的两台导航相机就已经发现了小行星,将其方位通告地面。

Kometenjäger- Raumsonde Rosetta beim Mars
火星叔叔马丁在家吗?图像来源: ESA

控制人员计算出必要的轨道调整参数,控制"罗塞塔"以相距800公里的距离,飞掠"斯坦斯"。欧航局负责"罗塞塔"使命的施维姆(Dr. Gerhard Schwehm)博士说:"我们达到的距离误差是正负2公里,已经相当不错了!"

9月5日晚中欧时间20点38分,"罗塞塔"与小行星之间的距离达到最近。虽然由于距离遥远,无线电信号需要20分钟的时间才能到达地面,但当时控制中心和"罗塞塔"之间的无线电联络处于中断状态,这是事先计划的。施维姆介绍说:"我们和探测器失去联络,是因为探测器在接近小行星的时候,为了取得最佳观测角度,它还快速自转,但对地天线调整不了那么快,因此我们暂时让天线固定。因为探测器自转的时候没有受到调天线的干扰,所以我们也得到了很好的图片。"

一个半小时以后,探测器上的抛物状天线才又重新对准地面,无线电联络恢复。当控制主任宣布信号到达时,控制中心一片欢呼。

随后几个小时,"罗塞塔"陆续发回大量图片、数据。第二天中午,欧洲航天局对外公布了其中最精彩的图片。

从远处看,"斯坦斯"小行星的外形轮廓就像一颗研磨过的钻石一样光滑。只有当光线斜射时,才显出它的表面实际上坑坑凹凹,撞击坑有大有小,有些还互相重叠,多处看上去好像还覆盖着厚厚的尘埃。有一个撞击坑直径估计有1.5到2公里。小行星被撞出如此大坑的时候恐怕差点粉身碎骨。

"罗塞塔"至今已两次借助地球引力、一次借助火星引力加速了。明年11月,它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接近地球,然后就将彻底远行,直飞目的地,于2014年夏天与名为"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Churyumov-Gerasimenko)的彗星会合,然后再随该彗星飞向太阳,同时近距离观测直径大约4公里、由冰块和碎石构成的慧核,并在彗核表面降落一个探测器。

假如一切顺利,那将是科学家们首次直接分析构成彗星的物质,并但愿能够由此获得有关太阳系形成初期的重要信息,因为慧星被认为是由大约46亿年前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构成的。由于它们自身的温度极低并处在温度极低的宇宙空间,因此自太阳系诞生以来,彗星几乎保持着形成初期的状况,对它们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人类揭开太阳系形成之谜。而其中最吸引人的问题是,彗星上的物质组成是否足以促成生命发展。如果是的话,那我们将来完全可以相信,宇宙间很多地方都有生命。最晚6年后,我们便知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