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IV mit Geen Peace China: Taifun «Morakot» schlägt Alarm

2009年8月10日

莫拉克强台风给台湾带来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洪水灾害,造成3人死亡,30多人失踪。目前莫拉克强台风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横扫中国东南部福建和浙江等沿海地区。今年它中国国大陆已经接连受到6次台风的侵袭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绿色和平组织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资深研究员李燕女士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出,中国官方和民间对气候保护的认识都有了积极的转变,而在年底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保护会议的背景下,中国在气候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将为全世界所关注。

https://p.dw.com/p/J73a
莫拉克后的台湾街头图像来源: AP

全球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的普遍共识,中国研究气候变化的专家也预测像莫拉克这样超强台风未来造访中国的次数会越来越多。但是遗憾的是,目前有关台风的趋势预测还只能是建立在常规的预测与防范基础上,不能具体提前预测超强台风发生的时间和移动路径。

BdT Taifun Taiwan
台湾:莫拉克带来的海边“壮观”景象图像来源: AP

绿色和平组织中国分部的资深研究员李燕女士说:"我觉得莫拉克台风和今年几次大的台风都是全球变暖的一个缩影。中国将面临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的灾害。在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预警和防范上,我感觉还是在一种常规的状态下在运行。中国每年都会发生自然灾害,夏季会有台风,每年都会有相应的防灾减灾的措施。"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中国人已经意识到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带来 的灾害的直接关系和问题的严峻性。莫拉克台风在台湾和中国东南沿肆虐画面惊心动魄,形象直观地演示了超常极端气候事件对海峡两岸民众与民生带来的威胁。李燕说:"像莫拉克台风这样大的灾害是对中国敲响了一次警钟。它一方面是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不断加剧的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极端自然灾害的一个缩影,另一方面它也展示出,中国的经济发展虽然非常快,但是面对自然灾害仍然是十分脆弱的。"

Taiwan Taifun Morakot
台湾台东这幢旅馆楼在台风中倒塌图像来源: AP

今年年底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制定全球气候保护方面的"京都协议"的后续协议。虽然"京都协议"对中国等发展中工业国家没有规定硬性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指标,但是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人类将气候保护的希望寄托在哥本哈根的同时,世界也必然将目光聚焦到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大户上。

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与他的前任布什相比在气候保护政策上显示出更积极的态度和积极的意识转变,那么中国政府是否会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主动承担具有约束性的减排指标,给世界带来一个惊喜呢?李燕认为:"哥本哈根大会是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一个历史机会。绿色和平组织在中国看到中国政府这两年在采取越来越积极的措施,中国政府也意识到需要采取更大胆更积极的减排措施。中国将来是不是采取约束性的减排措施,取决于中国对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我们现在听说,中国能够在哥本哈根能够承诺的或者能够同意的是,譬如说降低单位GDP排放,就是把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增长挂钩,或者再进一步增强现有的节能减排方面的工作。今年也是中国拟定十二五计划的一年,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减排谈判和制定发展政策,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也能对其它国家起到表帅的作用。"

China Flut Taifun
中国大陆:水很深图像来源: AP

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京都协议"时代,中国在减排问题上更多的还是处于被动应付减排压力,如以西方工业国家也是"先污染,后治理"为理由,为碳排放的权利进行辩护。随着极端气候在中国的肆虐越来越频繁,中国官方是否也有了认识上的根本改变呢?李燕指出:"最近这几年绿色和平在中国展开工作,也看到了中国政府态度上,在气候谈判上,包括在国内气候与能源相关政策上的一些转变。这些转变前几年更多的是从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这些角度去考虑,但是最近这两年随着国际上对气候变暖的意识和呼吁采取行动的声浪的增强,在中国,从公众到决策者对气候变化的意识都在提高。这两年洪水和旱灾在中国的肆虐,促使中国政府开始更多从减低气候灾害中国角度去考虑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是否能够将来扭转能源结构和转向低碳发展,今年是十分关键的一年。"

China Flut Taifun
浙江在台风中图像来源: AP

作者:潇阳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