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警告:德国有走向通货紧缩的趋势

2003年5月21日

通货紧缩对老百姓来说未偿不是一件开心事。手机、电脑、生活用品的价格都在下跌。商家们纷纷推出“跳楼价”来吸引顾客。而这对整个经济来说就会带来可怕的结果。

https://p.dw.com/p/3fYP
不争的事实是,德国的消费热情在下降图像来源: AP

国际货币基金对德国提出通货紧缩的警告,在海外引起了一片不安,批评之声也随之而来。欧洲的邻国正在为他们重要的贸易伙伴而伤神时,来自美国和日本的专家们认为德国经济疲软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僵化的经济结构。德国本土的专家如何看待自己国的通货紧缩危险呢?

通货紧缩对老百姓来说未偿不是一件开心事。手机、电脑、生活用品的价格都在下跌。商家们纷纷推出“跳楼价”来吸引顾客。可是,百姓的手头已经不如往年来得那么宽裕,而且还担心明天就会被扫地出门。所以手头都抠得紧些,能不买的就不买。

这对整个经济来说就会带来可怕的结果。

和通货膨胀正好相反的是,通货紧缩在国民经济中意味着市场上货币紧缺,结果就是价格下降。企业把通货紧缩引向一个困难的境地,因为他们不能随便就把产品的价格下调,毕竟,固定的工资和成本是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直到有一天产品不能获利时,企业就面临着裁员,停产或者把生产线转移到成本低廉的外国去。至于新的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予考虑的。糟糕的后果是:生产停滞导致失业增多,投资几乎绝源和低廉的工资导致私人购买力下降。商品的价格依然受到重压,一场恶性循环就开始运转了。

当然,国民经济不能坐视通货紧缩而不采取行动。比如,该国的中央银行就可下调最低利率,这样普通银行就可发放便宜的贷款。货币的数量就会增加,理想的状况下投资有利,个人消费又会上涨。

现在,国际货币基金根据目前德国疲软的经济发展状况,警告德国有走向通货紧缩的趋势。而且面对日本近10年来一直走下坡的情况,专家呼吁采取措施。必要的是由欧洲中央银行迅速降低最低利率,这样就可将市场上货币短缺的状况扭转过来。

德国经济研究院的鸿尔先生甚至认为,德国股市暴跌、经济发展迟缓,欧元增值,政界没有立即采取措施,这一切都意味着走向通货紧缩的条件已经具备。而这些因素即便在日本也会导致工资和价格承受重压。

关于日本通货紧缩趋势,德国安联集团的经济学家施耐德认为:

“从1992年至98年,日本经历了7年迟缓的经济发展。99年开始,真正的通货紧缩发展才开始。以此看来,我们在经历了两年不景气的经济发展之后还没有必要去担心。”

同样,德国政府的专家们也认为目前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降价趋势。工资和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家支出和负债增多的情况都反驳了通货紧缩的说法。不过,不争的事实是德国人的消费热情下降。1%的涨价幅度在欧洲国家是最低的。至少,德国人还是应该警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