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鉴定稀土矿石的“指纹法”

2010年5月7日

德国研究人员试图阻断刚果反抗武装的资金来源。他们发明了一种"指纹"法。用这种方法能够鉴定刚果稀土矿石的来源。而刚果今后必须注明其稀土矿石的产地。

https://p.dw.com/p/NIzR
图像来源: DW

刚果稀土矿产丰富

在刚果东部山区,一群男人在很深的岩石缝隙里挖掘着稀土矿石:钶钽铁矿石、锡矿石及钨矿石。制造计算机和手机所需要的金属钽、钶,以及锌和钨等都是从此类矿石中提炼的。德国地质学家奈尔(Uwe Naeher)也在寻找这些矿物。在白色石英岩里出现了黑色条带状物质。奈尔解释说,这些黑色物质便是钨矿。

山坡很陡,爬起来很吃力。奈尔为德国联邦地质科学及原料研究所工作。而他是带着探险性质的使命来到刚果的。他到各个稀土矿山,将采集到的稀土矿标本带回德国。该研究所发明了一种所谓的矿石"指纹鉴定法",用来检测稀土矿石的来源。科研人员只需要几块指头肚大小的矿石便可确定该矿石的产地。

但麻烦在于,这些矿石被运到卢旺达边境后先冲洗,然后与产地不同的矿石混合,最后装入一个大容器中出口。这样,人们就无法鉴定矿石的准确来源了。

矿石贸易利润丰厚

为了争夺矿山的控制权,刚果各武装派别进行了长达15年的内战。内战结束后,部分稀土矿山仍控制在刚果的一些武装派别的手中。矿石贸易给他们带来的利益颇为丰厚。据人权组织Enough的估算,这些反抗武装每年可从中获利两亿两千五百万美元。该人权组织在全球发动了一场宣传攻势,要求像诺基亚或者苹果这样的电子产品公司做出保证,不使用"血腥矿石"。许多跨国公司因此停止从刚果进口稀土矿石,包括来自德国的世界最大的开采及矿石加工公司施塔克(H.C. Starck)。但德国高科技工业及军工业依赖这些矿物,因此许多公司改从卢旺达进口矿石。但这不能保证矿石的来源,因为卢旺达出口的钶钽铁矿部分来自刚果。这些矿石被偷运进卢旺达,然后贴上卢旺达矿石的标签。

德国高科技的标签

德国总理默克尔早在2007年的八国集团峰会上就宣布,德国要制定能够甄别刚果矿石产地的法规。奈尔解释说:"甄别法规是为了促使电子产品公司只购买标明产地的矿石,拒绝购买来路不明的矿石。我们准备先搞几个试点,然后扩展到大湖周围的其它国家去,比如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及坦桑尼亚。这些都是刚果矿石运输的必经国家。如果能够表明矿石的来路,那么反抗武装及贪官污吏便无法从矿石的贸易中获利了。"

至2012年,德国的矿石甄别项目将耗费纳税人三千两百万欧元的税款。这对德国工业的形象当然是件好事,但对刚果人也是好事吗?全球反"血腥矿石"的宣传给刚果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自矿石加工公司不再购买刚果的矿石后,刚果政府就收不到出口税了。内战将刚果打的千疮百孔。而战争停止后,建设资金的来源现在又被堵塞。这对刚果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从长远来看,推行矿石鉴别项目也对刚果的矿石正常出口有利。但从短期效果来看,这一项目无非只给电子工业的脸上贴了金-他们是要德国消费者相信,他买的手机里面没有战争的血腥。

作者:Simone Schlindwein/ 王雪丁

责编:凝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