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钓鱼岛、便溺、国共合谋与美剧

2014年4月27日

中国网民与香港人进行了激烈的“粪战”,回头却连美剧都看不成了。

https://p.dw.com/p/1Bp7U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ZB

(德国之声中文网)奥巴马访问日本表示,1960年的美日安保条约涵盖岛屿,东海的那些争议岛屿也属于其中,不过华盛顿对于根本性的主权问题没有表明立场。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研究亚洲和日本议题的副主任迈克尔·J·格林(Michael J. Green)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认为,施压日本向中国让步对美国不利。

格林认为,关键不仅仅是中日两国之间的岛屿争端,而是一个更加根本性的问题:中国是否会完全无视国际准则——或者无视美国的力量,利用其日益增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来主张自己的利益。因此,推动日本在中国的压力之下,寻求与中国取得和解,是华盛顿所有选择中最糟糕的一个。

Senkaku Inseln Japan
中日在东海有主权争议的岛屿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Kyodo/MAXPPP

《纽约时报》也发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的文章《美国不该插手中日东海之争》。吴心伯认为,华盛顿应避免公开承诺为日本提供军事支持,因为安倍晋三领导的政府可能会将此类支持当作空白支票,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美国所能做的最具建设性的事情是,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促使东京正式承认存在这一主权争端。

“包容”与“道歉”

大陆幼童在香港旺角便溺,经香港市民拍照上网,引发舆论的“中港大战”。有大陆网民呼吁来香港大小便以捍卫中华民族尊严,名副其实的街头“黄金周”,香港官员呼吁香港人多“包容”。香港时评作家陶杰在《苹果日报》发表评论《粪战》说,港产片有“激战”、“毒战”、“逆战”,还差一出“粪战”。陶杰讽刺说,“温饱权是最大的人权。口腔、肠胃、肛门,文化一条龙。人民好不容易推翻了帝国主义,今天才吃得饱,拉泡屎的权利也没有,实在太过粪了”。

马尼拉人质事件告一段落,菲律宾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已发出联合公告,称“菲律宾政府向受害者及家属致以最悲痛的歉意和至诚的慰问,并对他们蒙受的痛苦表达最诚挚的哀悼”。学者沈旭晖在香港《信报》发表文章指出,公告的英文中“道歉”一词是“regret”,是否真的表达歉意存在争议。

沈旭晖引述中国前外交部长唐家璇回忆录,指出菲律宾的“regret”至少是“语气最弱”的“广义的道歉”。“重要的是这明显经北京首肯,而‘语言伪术’正是全球外交界的基本功”。沈旭晖认为,对北京而言,菲律宾毕竟“道歉”了,假如港人依然不满,就是“不顾大局”。正如《人民日报》在南海撞机事件后,号召中国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为强国力量”,“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

“国共政商集团合谋”

台湾太阳花学运总指挥林飞帆在台湾《苹果日报》发表文章指出“我们这个世代,一边面对着全球化的冲击、新自由主义逻辑的强势主宰、自由贸易的霸权思维宰制;同时也必须面对崛起中的中国正在透过各种力量进行对台湾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性渗透”。并认为“上个世代争取的民主并不完整,在民主转型过程中很重要的转型正义的工作,距离理想仍差距太远”。

Taiwan Lin Fei-fan Parlament Rede 06.04.2014
台湾太阳花学运总指挥林飞帆(右)图像来源: Reuters

林飞帆说,国共政商集团合谋以自由贸易之名,强力侵袭台湾现行的民主体制,不仅造就了专擅独大的行政权和几乎完全失灵的代议民主,也加深了早已悬殊的贫富差距与矛盾,是他们一步步地将台湾人民逼上悬崖。他认为,“这场运动,即是我们在历史关键时刻上无可回避的责任”。

“临时工”与“禁美剧”

中国人为或自然灾害频发,官方救援行动常受质疑,但是从来没有高层官员宣布负责。面对沉船事故应对的批评,韩国总理郑烘原宣布辞职,引发中国网民的热议,大量对中国政府的讽刺和批评被删除。网民“轻尘布衣A”说:“让人想起我国的三鹿事件,动车事件,怎么就没有见过当届总理出来向国民道歉并自动辞职呢?”网民“作家崔成浩”说,“不就沉了艘船吗?这么点芝麻绿豆一样的小事,就承受不起了?我就不信,那么多跑出来的船员里,就没有一个临时工?实在不行,再抓个船务公司经理,就完全可以了吗?我觉得,只有经历无数大灾大难,还能稳稳到卸任,才是团结一心的集体,也才是令人敬佩的政权。”

在中国政府“净网”行动中,拥有很多中国粉丝的美剧面临禁播。网民“小V”说:“看的剧说禁就禁了,那些视频网站重金买的版权,说打水漂就打了。政策隔几天一变,想起什么是什么,真的挺无语的。”网民“方小婷在上海”感慨道:“扫黄、禁美剧,这是要回到八个样板戏的年代吗?”但是这些批评和抱怨都被新浪微博删除。

摘编:张平

责编:洪沙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