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衰中国”——北京抗议标普降级
2017年9月2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标普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中国财政部周五(9月22日)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这样表态。
本周四,标准普尔宣布将中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降至A+,展望调整为"稳定",是评级中的第五级。标普称,下调的主要原因为债务迅猛增长带来更多的金融风险。
目前,距离中共十九大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正值政治敏感时期。
针对被降级,中国财政部给出了相对详尽的恢复,表示在"中国政府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长基础更加稳固、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形势下,标普降级令人费解"。同时表示,标普关注的信贷增速过快、债务负担等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老生常谈","这种看法忽视了中国金融市场融资结构的特点,忽视了中国政府支出所形成的财富积累与物质支撑"。
财政部还称,标普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全部计入政府债务,在中国法律上是不成立的。根据中国《预算法》,地方国有企业(包括融资平台公司)举借债务不属于政府债务。
财政部也批评,标普降级是"国际评级机构长期以来所持的惯性思维与基于发达国家经验对中国经济的误读"。
此前,另一评级机构穆迪(Moody's)已经在5月下调了对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也发出警告称,中国的负债增长走在"危险轨道"上,呼吁北京采取"果断行动"。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同样在周五发声,从意识形态角度对标普降级进行批判。这篇题为《西方对中国的总"评级"一直在错》的社评称,主权信用评级被舆论场放大了影响,被一些人当成中国"行"还是"不行"的象征。
文章强调,三大评级机构两个是美资,一个是欧资,在应用到中国时"准确率很容易打折扣",同时"在舆论场上被当成一个噱头"。"这是比较低端的意识形态游戏,寻求的是吸引眼球"。
这篇社评说,"西方对中国的总'评级'错了"。"西方主流媒体长年发出大量唱衰中国的声音,……但是那些预言一次又一次落空了。"文章也提及十九大,"十九大后中国将出现一个新的释放期,中国社会充满了期待"。
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6.9%,略高于预期。中国政府为今年全年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是至少6.5%。
周五,标普也下调了香港的主权信用评级。据路透社报道,香港的长期债信评级从"AAA"被调降至"AA+"。
"我们看到中国和香港之间有很强的体制与政治联系",标普在一则声明中说。同时下调香港的评级,"以反映中国去杠杆过程若比我们当前预期更混乱的话,可能会给香港构成的溢出风险"。
使用我们的App,阅读文章更方便!给[email protected]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得到软件和相关信息!
阅读每日时事通讯,天下大事一览无余!给[email protected]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完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