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社会

闲话德国:柏林国际机场 – 永恒的建筑工地

2017年10月1日

飞机并非新发明,机场建设也不是处女地。不过,德国首都柏林似乎难以应对这一挑战。专栏作者张丹红有一个好主意。

https://p.dw.com/p/2kzb4
Hauptstadtflughafen BER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P. Pleul

(德国之声中文网)柏林也会实用主义。市政府心想,既然选民辛辛苦苦来到了选举站,那么他们也可以多打一个差。于是柏林的选民在上周日打了三个差:两个给联邦议会选举,第三个选择是:当柏林国际机场竣工时,泰格尔机场是否继续使用。大多数柏林人认为,应当保留泰格尔机场。

不过能否有人告诉我:这个公投有什么意义?首先,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泰格尔机场将在新国际机场投入使用半年后关闭;第二,公投结果不具任何约束力。最重要的是:公投的问题完全是个假定。最核心的问题是:柏林国际机场 - 这个德国最令人尴尬的建筑工地 - 有投入使用的那一天吗?

Zhang Danhong
本文作者张丹红图像来源: V.Glasow/V.Vahlefeld

周末我和女儿在波恩看了根据米歇尔-恩德著名儿童作品"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改编的同名话剧。我由此茅塞顿开:是否当初负责机场建设的某位关键人物搞了一个恶作剧,存心要把机场设计成"一个讲不完的故事"呢?

种种数据可以证实我的推测。修建新机场的主意早在两德统一后不久的1991年诞生。15年之后破土动工。按照计划,2011年10月第一批乘客将可以在此登机。这并非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做个比较:目前在北京郊区正在修建世界上客流量最大的机场。计划时间:三年。

世界在变化,只有柏林国际机场例外

2011年10月到了。利比亚独裁者卡扎非在西方的欢呼声中被推翻;弗朗索瓦-奥朗德被推举为法国社会党总统候选人;柏林市的红绿组阁谈判失败。柏林国际机场却看不到乘客的身影,因为一家设计公司倒闭使机场无法准时启动。

六年过去了。不少欧洲人已在怀念那位利比亚独裁者;奥朗德已成历史;柏林市成立的大联合政府也已经又被选下台。柏林国际机场却仍然享有世界最环保机场的美誉:没有飞机起降,也便没有废气和污染。

在这六年里,机场启动运营的时间被推迟了六次。原因是设计失误和技术故障。有时门关不上,有时自动灭火装置的喷头水量不足,有时吸烟器不畅。后来发现,负责这一整套装置的不是工程师,而是一位画图纸的技术工人。

西西弗斯苦役

现在,78000个喷头和1045座门都要逐一检查,还有扩音器和去烟器。这得需要一些时间。而且,即使每个装置都没有问题,合在一起却不一定起作用。也许软件编程有瑕疵,会使全套系统崩溃。不过,要找到这个程序错误,可能需要几天,也可能几周,或者几个月。

因为建筑时间如此旷日持久,有些零部件的技术有效期已过。至于德国首都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而且很多游客乘飞机来柏林,这也是当时的设计者没有料到的。无论如何,国际机场还没有完工,就必须计划扩建。问题是,柏林的设计公司很少具备承接如此规模项目的能力,建筑公司要么订单足够,要么不愿将自己的名声毁在这个永恒的建筑工地上。

德国的耻辱

德国,一个发明家和工程师的国度,却没有能力完成一个中等规模机场的建设。我实在是看不下去 了。因此我建议:把已经建成的拆毁,重新开始。不过不要再请德国人做工程领导,也不要再让德国设计公司中标,干脆把整个工程交给中国人。

China Hongkong-Zhuhai-Macau-Brücke
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人是世界冠军。图为世界最长的港珠澳大桥。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Blanches/Imaginechina

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人是真正的世界冠军。一座座世界之最的大桥拔地而起,高铁世界最快,机场规模最大。对中国人来说,延期是个陌生的词汇。一般情况下,中国人会提前完工。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的项目负责人有责任感。我刚刚读了一篇有关长城下面修地下高铁站的报导。负责项目的党委书记不好舞会(前柏林市长最爱好的活动),而是一年到头在地下102米的建筑工地,这对工人是多大的激励。

中国之外的建筑工地也到处可见中国人的身影。他们建高速路、铁路、港口和机场。北京政府打算为"新丝绸之路"投资9000亿美元。柏林也许可以从中受益。

不过在把机场交给中国人之前,柏林市民应当再来一次公投,决定泰格尔机场是否将继续使用。按照目前的设计,平行使用是不可能的。这是上周日公投毫无意义的又一个证明。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