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德国:科隆法则与中国人生哲学
2016年2月5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当上世纪80年代末我考虑去哪座德国城市读书的时候,很快便选中了科隆。原因很简单:它不南不北,去哪儿都方便,而且是座大城市,与我的家乡北京反差不会太大。我怕去个小村庄会得抑郁症。
结果我发现,与北京相比,科隆不过是座大村庄。不过我仍然没感到郁闷,因为科隆人从一开始就给了我一种回家的感觉。他们和中国人一样热情而好奇,毫无顾忌地提问,还特别喜欢给别人出主意。狂欢节期间,我在中国练就的酒量派上了用场。很快,我的科隆朋友们学会了中国式的干杯。十杯科隆啤酒下肚,我觉得眼前这些人简直就是老外模样的同胞。
与科隆人的共鸣不止于"干杯",很快我发现这里的运作方式也与中国差不多。最大的共同点是凡事要靠关系,为此科隆人专门有一个词"Klüngel"。
科隆人的座右铭
后来我得知科隆人将自己的生活智慧归纳为总共11个条款的基本法,其内容与中国的人生哲学有太多的异曲同工之处,不信我们来一条条解析。
基本法第一条: Et es wie et es。中文与之相对应的是"正视现实"。已经发生的事情,你再懊恼也没用。对一切坦然接受,"既来之则安之",孔夫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做出了这样的教诲。如果把它变成未来时就是科隆法则的第二条:Et kütt, wie et kütt,以不变应万变。
听着有些被动?那又怎么样,靠着这种态度,我们大风大浪都过来了( Et hätt noch immer jot jejange - 基本法第三条)。假如真发生什么意外呢?比如天塌下来呢?中国人会说:那怕什么?有大个儿撑着呢。
Wat fott es es fott - 过去的就过去了,这是科隆法的第四条。不要总怀念过去的好时光,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这不是和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完全吻合吗?
第五条的意思和上一条差不多: "Et bliev nix wie et wor"。老皇历不算数了,还是努力适应新形势,对新鲜事物持开放的心态。中国有个成语叫"不破不立"。
不爽了就装傻
假如科隆人感觉新鲜事物太铺天盖地了,那么他们就开始装傻:"Kenne mer nit, bruche mer net, fott domet "(不清楚,不需要,躲我远点儿 - 科隆法第六条)。1864年,慈禧就是本着这一原则给火车这个震天响的怪物判了死刑的。
不过,慈禧虽然一时阻挡了先进的技术,却不能永远螳臂挡车。今天,中国人造的高铁速度最快。"Wat wellste maache? "(有什么办法呢?- 科隆法第七条)我们似乎能听到慈禧在棺材里的叹气声。中国有个对应的成语叫"听天由命",积极一些的说法是"顺其自然"。
第八条"Mach et jot ävver nit ze off",这是科隆人告别时经常说的话,中文有句绝佳的对应:"悠着点儿。"
凡事看得开的科隆人和中国人也有不耐烦的时候,这时科隆人便会质疑一切:"Wat soll dä Quatsch?"(科隆法第九条)。可以翻译成:"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或者"这哪儿跟哪儿啊?"
酒精和幽默 - 快乐人生的法宝
科隆法最后两条使科隆人和中国人最为息息相通。"Drinkste eine met?"(来一杯?- 科隆法第十条)中国人问都不问,直接就给你斟上了。之后就是不断地干杯,直到普通酒量的欧洲人甘拜下风。
科隆法第十一条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Do laachste Dich kapott。"(笑岔气儿了)。当什么都无济于事时,笑是最好的对策 - 以幽默笑对人生。中文里有上百个包含"笑"字的成语。不过我最喜欢民间流传的一个俗语:笑一笑,十年少。
祝各位狂欢节快乐!
作者简介:张丹红出生于北京,在德国生活二十多年。她把对德国社会的观察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