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笼罩京城 阅兵式会现蓝天?
2019年9月30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国庆日前一天的北京继续笼罩在雾霾中。据北京各监控站的数据,当天多地PM2.5数值超过或接近160,天坛附近监控站上午11时测量的数据甚至高达180。这一波雾霾始于上周四。气象部门于上周五(9月27日)发布了入秋后第一个"橙色预警"。由于能见度低,北京及周边11条高速公路一度完全或部分关闭,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的许多航班被取消或延迟。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PM2.5的安全标准为24小时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或更低,中国提出的国家标准为35微克/立方米。专家们认为,PM2.5能对人体肺部或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增加早死率以及罹患癌症的风险。
除去上述健康风险,雾霾还有一个最为显而易见的负面效应--让天空变得灰蒙蒙,亮丽的蓝天不在。在官方眼里,如果重大节庆活动上阴霾一片,那是关系到"国家形象"的政治问题。
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各地空气质量显著恶化,北京等城市甚至上了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0座城市"黑名单"。为了提升形象,中国官方多年来一直试图在全世界瞩目的"大事件"到来时降低空气污染,打造"蓝天",以干净清洁的体面形象示人。在2014年的APEC前,以及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年的阅兵式前,官方为了打造几日蓝天采取了大量硬性措施,包括大范围内机动车限行、企业停产限产,工地停工等等。这些措施不仅涉及北京,还包括周边省市。"APEC蓝","阅兵蓝"等新词应运而生。据中国官媒报道,2015年为保障阅兵活动期间北京市区空气质量,中国北方七省区市采取统一强化减排措施,共计12255家燃煤锅炉、工业企业及混凝土搅拌站停产限产。
不过这一次,官方采取的强制减排措施显然小于以往的规模,没有要求大范围的工厂停产限产,而是更多依靠交通管制、小范围的工地停工以及常规预警系统。有报道称,从8月20日起,卡车禁止进入北京,9月1日前,市中心所有建筑工地停工,北京300英里范围内的工业企业被要求"自愿"控制排放或停止生产。此外,北京附近的采矿活动,特别是钻探和爆破被要求停止,任何人不得自行在北京燃放烟花。但与Apec前和2015年阅兵式前的措施相比,这些限制也只能算"小巫见大巫"。
官方此次减少强行减排措施与北京近几年治理有所成效,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不无关系。其中主要措施包括压减燃煤,治理机动车排污,增加绿化面积等等。瑞士空气净化技术企业IQAir旗下的研究机构AirVisual最近公布的数据指出,今年前8个月里,北京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含量的每小时读取数据平均值已经降低到42.6微克,远远低于2010年的104微克/立方米。北京看到蓝天的日子多起来了。
不过,多起来,只是代表几率增加。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预测,从9月30日开始,北京市中心的空气质量将处于"不健康"的水平,预计十一期间有大量阴霾。据报道,中国副总理胡春华9月19日视察中国气象局时,要求"立足最不利的天气条件,细化实化各项应对预案,做好应对各种可能天气现象的充分准备","全力以赴保障庆祝活动顺利进行"。在天气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打造蓝天的压力现在似乎落到了中国气象局头上。通过科技手段局部影响天气,比如人工消雾早已是气象局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虽然花钱不少--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北京据称就花费了3000万美元向云中撒播催化剂--但无奈天公不作美,事到如今,花多少银子想必也在所不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