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扑火》导演乔丹·席勒:中国的记录者
2018年2月25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故事的主人公Yao 来自河南一个仅有300多人的小村庄,在北京工作稳定的他即将步入中年。他家乡病危的父亲和聋哑的母亲迫切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快点成家,而Yao一直没有点破或许也永远不会点破的秘密是,他是个同性恋。
虽然片子也入选了电影节中为反映LGBT题材所设计的专门奖项泰迪熊奖,提名最佳纪录片。但导演乔丹表示说,尽管这本身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话题,但这部片子的重点其实并不是同性恋在中国乡村的接受程度,这只是片子在反映中国城市与农村存在的巨大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矛盾冲突其中的一个点。
导演乔丹从最早在上海做摄像工作到目前定居北京从事电影拍摄,已经在中国居住了长达七年之久,他对中国的社会有经过这些年的观察之后独到的理解和分析。但是他很谦虚的表示,中国是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国家,各个地区的分别如此之大,因此对于某一个特定的命题而言,他作为一个"老外",很难给出答案,更别说解决方案。所以作为一个电影人,他想做一个记录者和旁观者。比如片中出现大量中国村庄日常生活的场面,Yao一家人做饭、吃饭、对话、给动物喂食等等,这些可能对于中国人来说再平常不过的场景,导演在片中给每一个细节留足了时间,而不是一带而过的短镜头,因为对于一个可能从未到过中国乡村的人而言,这些充满了生活气息的画面都应该被记录下来。
"我觉得我是最适合做这个记录者的人",导演乔丹说。
这些镜头让整个片子的节奏非常舒缓,而导演观察者的态度让片子没有一些西方电影人拍中国时惯有的评判态度,没有试图给出解决方案,而是在以一个朋友的视角,还原另一个朋友身上发生的故事。
片子整体选用了黑白色调,对此,导演解释说,在一个居住在城市的儿子春节回乡省亲这个简单的大背景之下,其实表现出了中国城乡撕裂的各个方面,包括性取向、家庭关系、婚恋观、经济状况等等。而这么多的矛盾和冲突在不善表达的中国家庭里其实都被埋藏起来了,好像片子里本来应该鲜艳的色彩都变成了黑白色的。
导演在接受采访时曾多次强调,主人公对于这部片子的影响非常大。Yao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倾诉欲望,以及有非常强表达能力的人。因此很多Yao采访的镜头,都是用了大特写,因为导演希望观众能够近距离的和主人公通过银幕进行直接对话,通过他的面部表情,感受到他的心理活动。
在导演乔丹眼里,片子的主人公,他的朋友Yao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300人的小村庄考到北京大学,成为整个家庭的经济支柱,但因为无法完成父亲对于他传宗接代的期许,因而被认为是"失败者"承受着巨大压力。这不仅仅是Yao,而是一代的中国人都面临着同样的焦虑和责任。
导演最后解释,片名《飞蛾扑火》想要说明的是中国式亲情关系背后的爱与自私。父母往往会以爱的名义关心子女,但没有对相互世界的理解,最后变成了自我欲望的表达和强加的责任。
"飞蛾扑火表现的是Yao和他的家庭在对于彼此的爱之下隐藏的欲望,而这样与对方期望不符合的欲望,离得越近,就越容易被烧伤。" 导演乔丹说。
使用我们的App,阅读文章更方便!给[email protected]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得到软件和相关信息!
阅读每日时事通讯,天下大事一览无余!给[email protected]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完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