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安理會內幕
2018年3月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外交工作)都在人際層面上進行。沒有信任,我們將一無所成,"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外交官對法新社如此解釋安理會的內部運作。
比如,上周安理會就旨在終止敘利亞連年內戰的停火協議達成一致,此前這幾乎被視為是不可能的任務。但與此同時,在制裁伊朗的議題上則未能取得共識。
美國希望譴責德黑蘭政府介入葉門內戰,而俄羅斯出手阻擋相關動議。
不管是敘利亞還是伊朗,安理會內壁壘分明:美國及其盟友反對俄羅斯和伊朗介入兩場內戰。
既然如此,為何外交成果會截然不同?
謹慎友誼 友好敵意
"任何斡旋過程中,人際關係都是關鍵,"這名外交官道出其中奧秘。
無論安理會成員國之間的官方立場分歧如何巨大,在聯合國大樓裡外交官們還是每天共事,並彼此發展出謹慎的友誼和友好的敵意,當然也有間或發生的衝突爭執。外交官個人的政治手腕有時候會對國家大事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另一名外交官也向法新社表示,"彼此之間的私人關係並不像公眾所見那樣糟糕。"
美國現任駐聯合國大使黑利(Nikki Haley)此前曾擔任南加州州長。她也是安理會中無數資深職業外交官中唯一一名"圈外人士"。
去年,她成功多次說服中俄合作,支持制裁北韓,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外交手段。
但周一,當俄羅斯在安理會會議中阻擋譴責伊朗議案通過時,黑利並不在場。她本人在宏都拉斯,請同事代為出席相關會議。
有時候,共識也體現在對於議事程序的巧妙安排。
去年中國不同意安理會通過決議譴責其鄰國緬甸,但卻允許發出"主席聲明"。
保全面子很重要
理論而言,要發出主席聲明其實比通過決議更為困難,因為15個安理會成員國的任何一國都有權反對聲明中的任何條文。
但西方外交官們首先提出決議動議,然後才"退而求其次"通過主席聲明的方式加以譴責,以便讓中國看上去贏了一仗。
一名外交官回憶道,允許某方表達反對意見,然後再提出"挽回面子"的選項是很重要的政治技巧。
在一些耗時漫長的艱難議題上,比如敘利亞戰事,能夠盡量保持冷靜的一方往往在安理會最後勝出。
"當對方挑明不可踰越的紅線時,你必須予以尊重,"一名外交談判人士對法新社表示。另一人則補充道:"這很考驗神經。"
儘管在投票表決之間已經經過討論,大部分大使還是會在表示贊成、反對或棄權之前再次征詢本國政府的意見。
作為川普政府內閣成員之一,黑利在安理會同僚中擁有最大的個人決策自由。但是,她同時也是最沒有經驗的一位駐聯合國大使。
安理會的討論不但在正式會議上展開,走廊、會議室和手機簡訊都可以用來溝通。五個常任理事國:美英中法俄還有一間特別會議室。其他一間則供十個非常任理事國使用。
按部就班
需要就一個新的議題展開討論時,各國專家會首先就外交局勢進行磋商。然後就輪到各國使團的"協調員"來總結本方的辯論意見,有時也會由聯合國大使或其副手出面。
接下來是分配特別角色。一個國家出任安理會輪值主席,而每一個議題還會有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國家擔任"執筆者",負責起草決議,然後由安理會所有成員進行表決。
比如在敘利亞戰爭問題上,擔任主導角色的是科威特和瑞典。而負責起草有關葉門和緬甸問題決議的是英國。
在難以達成共識的情況下,某一成員國可以交換或增強其所扮演的角色。
外交人士舉例稱,最近有關敘利亞局勢的討論中,法國成為"主持人",中國也被邀請參與小組討論。
而美國大使黑利當時正在芝加哥,直到最後一刻才加入討論。
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涅本基亞(Vassily Nebenzia)對法新社表示,他曾通過手機簡訊向法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德拉特(Francois Delattre)致謝,感謝巴黎在敘利亞停火議題上擔當領導角色。
險中求勝
而在外交斡旋的最後階段,戲劇性的姿態也會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2月22日,全部十名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代表一同出現在媒體面前,表達他們對於俄羅斯阻擋敘利亞問題決議的不安。
兩天後,全球輿論都在關注俄羅斯是否會在敘利亞停火決議中投下贊成票。
黑利和德拉特顯然早有預謀地突然抵達安理會議事廳,雙雙出現在聯合國官方電視台的鏡頭中。
"我們差點功敗垂成,"一位外交官事後表示。他說,這一舉動是"罕見的姿態",旨在放手一搏,逼迫俄羅斯參與投票。
最終,這一招奏效。其他安理會成員國均抵達會場,投票順利進行。
石濤/安靜(法新社)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