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策略:於中國謀反擊,於德國求保級
2004年7月14日單就中國市場來說,價格大戰、同行競爭使得「大眾」銷售額顯著下降。據德國「商報」周三(7月14日)公佈的消息,「大眾」已於中國長春簽定數筆投資協議,決心打一場反擊戰,奪回它曾經擁有的無上地位。「商報」透露,據六月份的市調資料,「大眾」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下滑至16個百分點,僅為去年的一半。
為了收復失地,「大眾」將為合資企業「一汽大眾」灌輸新鮮的資金血液。新型流水線將於2005年建成,生產新型車的零配件。如開迪多功能車(Caddy)、寶來運動版概念車(Bora)、途蘭緊湊型多功能車(Touran),其前後軸的生產基地都可轉移至中國大陸。此外,「大眾」還將在大連投資,生產最現代化的四缸發動機,年產量可達30萬件。
在德國國內,「大眾」在流言面前一直保持克制態度,將於7月23日公佈企業上半年度的數據報表。退而求居其次,2004年,「大眾」但求保位,不求升級。但就第一季度的情況來看,集團許多部門的財政狀況頻亮紅燈,不少跡象表明,第二季度也無法上交滿意的答卷。
「大眾」首席執行官畢睿德(Bernd Pischetsrieder)要處理一大堆的問題,他從前任手中接下了許多遺留雜症:豪華車型銷路不暢,汽缸型號互不配套……畢睿德果真能夠妙手回春?德國不景氣的經濟形勢顯然更增添了任務的艱巨性。
旨在節源開流,「大眾」重組企業構架,定下20億歐元的節約目標,而據一些媒體報導,實際經費縮減額甚至高達30億歐元。2003年上市的新型「高爾夫」曾是「大眾」推出的重頭戲,卻並未帶來多少風光。雖然銷售量好歹上去了,可是卻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價值1200歐元的空調設備白手送人。而在通常情況下,類似的「附加裝置」恰恰應該是汽車生產商漲價的理由。
外憂加內患,「大眾」的日子著實不好過。除了應對美國及中國的風雲變幻之外,「大眾」還要保住德國市場及工作崗位。最近,人事負責人彼得.哈爾茨表示,公司將縮減三分之一的人員費用。今年夏末,集團將就薪水調整開展一系列的談判。
(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