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中國的真實模樣和北京的耳語

安靜(摘譯)2015年12月16日

中國網路巨頭阿裡巴巴收购香港《南華早報》以及阿裡巴巴集团副董事長蔡崇信的表態引起德語媒體的廣泛關注。

https://p.dw.com/p/1HOL1
Jack Ma / Ma Yun Auftritt beim WEF in Davos 23.01.2015
圖片來源: F. Coffrini/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周三(12月16日)在其媒體版發表文章"中國的真實模樣(Wie China wirklich ist)"。文章開頭提及《南華早報》近日持續報導中國知名維權律師浦志強案:

"中國官媒對該案隻字不提。因此觀察者只能通過諸如《南華早報》等媒體瞭解訊息。這份112年前創刊的報紙一直以獨立自居,用批評的視角報導中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

這一切可能很快將成為過去,因為《南華早報》迎來了新東家--網路集團阿裡巴巴。马云的這家公司斥資約20.6億 港元(約合2.42億歐元)收購了這家報紙。批評人士隨即作出反應。香港記者的工會香港記協最先發聲。他們表示擔心香港的新聞自由受到威脅。這種憂慮的背景是:阿裡巴巴董事长馬雲與中國領導層的關係密切良好,沒有哪一家中國公司可以在不討中國領導歡心的條件下成功。"

文章隨後援引美國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創始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向《紐約時報》的表述寫道:"迄今為止,阿裡巴巴一直都巧妙地做到了不涉足政治。但是收購一家報紙,尤其在香港,不無風險。中國終歸是想一直握住控制權的。"

"北京傳來的耳語"

阿裡巴巴集团副董事長蔡崇信近日接受《南華早報》專訪時表示:"我不認為從某個特定角度看事情有任何問題。我們的角度是:中國是重要的,中國是發展迅速的經濟體,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們應該更瞭解中國。對中國的報導應該平衡而且公正。"" 很多在這些西方媒體機構工作的記者,可能都不認同中國的管治體系,這影響了他們報導的取向。我們的看法不一樣,我們相信實事求是。擺事實,講道理,這是我們將來運作的原則。"

Screenshot Artikel über Xu Zengping Kauf Liaoning Flugzeugträger China
《南華早報》對中國政治、社會的批評報導將成為過去?圖片來源: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瑞士《新蘇黎世報》周四注意到蔡崇信的以上表態。該報在文章"北京傳來的耳語(Geflüster aus Peking)"中寫道:"許多悲觀者的擔心由此而得到證實:這一前英國殖民地將告別媒體自由。"

文章繼續指出:"《南華早報》被大陸商業巨頭收購與日益衰落的畫面相吻合。雖然媒體自由是倫敦和北京在18年前簽訂交接協議時的一項重要內容,香港的媒體自由早已大不如前。"

《新蘇黎世報》的作者也認為,阿裡巴巴的成功建立在和中央政府的良好關係上。"誰和政府鬧翻,都要吃不了兜著走。政府不僅可以影響企業是否能在媒體上作廣告,他們甚至能加大馬雲這樣的商業巨頭進入巨大中國市場的難度,或者全面阻止其進入中國市場。"文章隨後又以近日突然消失又現身的中國富商郭廣昌為例,說明政府權力之手觸及範圍之大。

"言聽計從"

《南德意志報》周二也將目光投向被收購的《南華早報》,發文"我們對他們言聽計從 (Was sie sagen, das tun wir)"。文章的作者在引言中寫道:"網路集團阿裡巴巴收购香港最重要的報紙,對媒體自由而言是一個重大轉折點。"

China 11.11. Shopping Festival Alibaba Vize Joseph Tsai
阿里巴巴集團副董事長蔡崇信(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Reuters/A. Song

《南德意志報》作者在文章中解釋道,"批評人士擔憂,因為新東家和北京中共的關係極好,這不可能不影響到報紙的報導。"

文章繼續寫道:"正如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所要求的中國要擴大'國際輿論影響',北京政府愈加迫切地努力實現'向世界傳播中國的聲音',(阿裡巴巴的)收购(《南華早報》)則標誌著這一努力中的重要一步。"

文章隨後列舉了中國官媒擴大軟實力的例子,最後《南德意志報》的作者援引阿裡巴巴集团副董事長蔡崇信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的表述結尾:"對中國好就是對阿裡巴巴好"。


[摘編自其它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與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