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將籌碼只押在中國身上
2004年10月12日當施羅德今天坐在總理府辦公室翻閱訪問紀要時,他應該對此次亞洲四國之行感到滿意。過去六天中,他擔負著「德國商務代表「的使命。在亞洲地區,國家在生意往來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施羅德以德國總理的身份親自率領經濟代表團登門造訪,無疑使德國企業界受益匪淺。而對施羅德本人來說,這也是一項輕鬆愉快的任務,他從心底樂意為德國經濟界走向世界開闢更為廣闊的道路,他曾說過,在海外進行生產也是為德國國內的工作崗位提供保障。
通過此次亞洲之行,施羅德總理還發出了一個明顯的訊號,那就是他看到了印度對他本人,對德國經濟的重要意義。施羅德擔任總理六年以來已經5次訪問中國,每一次都帶上一個龐大的經濟代表團,有時甚至不得不租下兩架包機。今年12月,他又將前往北京。而對印度的訪問卻還只是第二次。不過,施羅德已經認識到,將所有的籌碼壓在中國身上是錯誤的。擁有11億人口的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不管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都可以成為德國企業在亞洲的第二大支柱。
施羅德對巴基斯坦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他又一次採取了實用主義的方針,向穆沙拉夫將軍伸出了友誼之手。在施羅德看來,穆沙拉夫是不是通過軍事政變上台的不要緊,關鍵的問題是,巴基斯坦既與阿富汗比鄰,又是國際反恐鬥爭中重要的力量,也許還可以成為德國的生意夥伴。於是乎,儘管穆沙拉夫將軍表示不支持德國要求聯合國改革以及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願望,施羅德也只是付之一笑。他知道,這聲「不「並非針對柏林,而是針對新德里。
為德國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爭取支持即便不是施羅德此次出訪的首要任務,也是第二大任務。德國希望和印度,巴西,日本一道加入擁有安理會否決權的國家的行列。施羅德說,在這個問題上,要麼就是現在,要麼就錯失良機。在河內舉行的歐亞峰會上,施羅德見到了40個國家的領導人,相當於聯合國五分之一的成員國。明年9月,各國將對聯合國的改革和擴大問題進行磋商。反對德國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有義大利和巴基斯坦,不過,施羅德在訪問亞洲前就非常清楚的知道這一點。而絕大多數國家看來都對德國反對伊拉克戰爭的立場予以了回報。
施羅德的亞洲四國之行氣氛非常融洽。在德國哈爾茨改革方案的問題上,施羅德態度堅決,因此也就不用面對這些國家領導人有關德國改革進程是否陷入僵局這樣的令人煩心的問題,施羅德顯然對此感到非常高興。況且,目前是反對黨內部發生分歧,而不是德國政府或者執政黨內部。返回德國之後,施羅德恐怕就沒有出訪時的那份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