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将筹码只押在中国身上
2004年10月12日当施罗德今天坐在总理府办公室翻阅访问纪要时,他应该对此次亚洲四国之行感到满意。过去六天中,他担负着“德国商务代表“的使命。在亚洲地区,国家在生意往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施罗德以德国总理的身份亲自率领经济代表团登门造访,无疑使德国企业界受益匪浅。而对施罗德本人来说,这也是一项轻松愉快的任务,他从心底乐意为德国经济界走向世界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他曾说过,在海外进行生产也是为德国国内的工作岗位提供保障。
通过此次亚洲之行,施罗德总理还发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那就是他看到了印度对他本人,对德国经济的重要意义。施罗德担任总理六年以来已经5次访问中国,每一次都带上一个庞大的经济代表团,有时甚至不得不租下两架包机。今年12月,他又将前往北京。而对印度的访问却还只是第二次。不过,施罗德已经认识到,将所有的筹码压在中国身上是错误的。拥有11亿人口的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不管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可以成为德国企业在亚洲的第二大支柱。
施罗德对巴基斯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他又一次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方针,向穆沙拉夫将军伸出了友谊之手。在施罗德看来,穆沙拉夫是不是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不要紧,关键的问题是,巴基斯坦既与阿富汗比邻,又是国际反恐斗争中重要的力量,也许还可以成为德国的生意伙伴。于是乎,尽管穆沙拉夫将军表示不支持德国要求联合国改革以及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愿望,施罗德也只是付之一笑。他知道,这声“不“并非针对柏林,而是针对新德里。
为德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争取支持即便不是施罗德此次出访的首要任务,也是第二大任务。德国希望和印度,巴西,日本一道加入拥有安理会否决权的国家的行列。施罗德说,在这个问题上,要么就是现在,要么就错失良机。在河内举行的欧亚峰会上,施罗德见到了40个国家的领导人,相当于联合国五分之一的成员国。明年9月,各国将对联合国的改革和扩大问题进行磋商。反对德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有意大利和巴基斯坦,不过,施罗德在访问亚洲前就非常清楚的知道这一点。而绝大多数国家看来都对德国反对伊拉克战争的立场予以了回报。
施罗德的亚洲四国之行气氛非常融洽。在德国哈尔茨改革方案的问题上,施罗德态度坚决,因此也就不用面对这些国家领导人有关德国改革进程是否陷入僵局这样的令人烦心的问题,施罗德显然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况且,目前是反对党内部发生分歧,而不是德国政府或者执政党内部。返回德国之后,施罗德恐怕就没有出访时的那份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