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媾和姿態」

凝煉/李魚(摘編)2014年11月11日

中日領導人在本年度APEC峰會上握手、會談成為新聞事件,亦引來德語媒體評論紛紛。

https://p.dw.com/p/1DlOT
APEC Gipfel Shinzo Abe und Xi Jinping 11.11.2014 Peking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雙邊關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下,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之際,中國主席習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1月10日在北京握手,並進行了分別上任兩年來兩人之間的首次會談。11月11日,德語媒體對此多有評論,總基調是:此舉是兩國力求改善雙邊關係的一個強烈訊號;與此同時,亦必須看到,北京與東京之間分歧依舊,改善之路,既長且阻。

《新蘇黎世報》國際版上刊登的記者發自北京的一篇報導認為,習近平與安倍晉三的會晤首先是象徵性的,在實質性問題上,雙方分歧依然很大:

APEC Gipfel China 2014 Xi Jinping Shinzo Abe
習安握手被認為顯示中日關係走向正常化(2014.11.10)圖片來源: Reuters/Kim Kyung-Hoon

「在因東中國海上無人居住的釣魚島(或稱『尖閣諸島』)以及因安倍拜訪也安放了二戰罪犯亡靈的靖國神社而相互指控兩年後,習(近平)必須表現出堅決態度。若將安倍當做朋友歡迎,那便會有虛偽之嫌了。……

「兩人(此次到底還是)利用了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的機會,這也與這一認識有關:目前的狀況只會讓這兩個在經濟上交織在一起的國家受累。儘管去日本的中國遊客人數又增加了,但日本投資人卻棄中國而去。若說兩國關係從此走上正常,恐怕還言之過早。日本政府沒有作過任何承諾,放棄參拜靖國神社。安倍將繼續其讓中國不快的外交與安全政策。根據日本政府的說法,島嶼爭議和參拜靖國神社引發的緊張關係並未在(兩人的)會晤中直接談及。」

看法一致:「未獲一致」

《南德意志報》「政治」欄目上的一篇文章這樣寫道:

「中國和日本在最高層面終結了(相互間的)政治沉默。中國主席習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周一在北京舉行了兩人上任以來的首次會晤。在雙邊關係中的緊張程度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此次會面被賦予了最高的意義。

「動作僵硬、目光嚴肅的習和安倍向對方伸出手,安倍在攝影師面前說了一句話,習則沉默不語,並故意將目光移向一邊。兩位政治家隨後晤談約30分鐘。不僅是肢體語言暴露出,中國和日本如何因此次會晤而絞盡腦汁、兩位領導人如何明顯處於『話不投機半句多』的窘態。安倍事後雖稱會晤是『走向改善中日關係』,『重返互利互惠原則』道路上『跨出的第一步』,但這一說法還在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爭議爆發前便早已有之,意為:東京和北京都認為,島嶼爭議無法取得一致,但不應影響兩國間的合作。

APEC Gipfel Shinzo Abe und Xi Jinping 11.11.2014 Peking
圖片來源: Reuters

「兩國外長上周五首次正式會晤後達成的一份四點協議讓東京和北京重返這一說法。相關協議語焉不詳,以便給雙方均留下解釋空間。而只有這樣,雙方才能取得一致。協議提到,雙方承認對方就東中國海緊張關係原因的不同看法。日本指責中國要對衝突激化負責,並拒絕中國對島嶼的歷史要求。中國指責日本,通過從私人手裡收購島嶼,挑起國家間的衝突。接近安倍的《讀賣新聞》由此認為,日本沒有作出讓步。北京的《環球時報》則寫道,東京『承認了,有關島嶼的爭議是一種新現實』。對協議的翻譯文本也互有不同。」

《法蘭克福匯報》「政治」欄目上刊登的駐北京記者發來的一篇報導也認為,中日領導人雖相互握了手,但島嶼爭議還遠未解決,習近平和安倍晉三在這一點上一致,即:兩人未能取得一致:

「按中國官方媒體刻意強調的那樣,在北京人大會堂的會晤是根據日方的請求安排的。這樣的報導是為說明,誰在這裡必須放下身段做讓步。安倍政府早就敦促安排與中國主席的峰會,但一直沒有下文。直到數天前依然不清楚,在北京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是否能實現習安會。中國是在日本作出一項重大妥協後才同意安排會晤的。在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和安倍的安全事務顧問上周五談判達成的一份妥協性文件中,日本政府首次承認,圍繞中國和日本分別稱之為『釣魚』和『尖閣』的島嶼,存在著『不同的立場』。迄今,日本政府始終表示,與中國之間不存在領土爭議。

「然而,文件的措辭留有詮釋空間。中國評論員們歡呼道,首次在一份官方的日中文件中提到了島嶼爭議;安倍則試圖在飛離北京前減輕一些該文件的衝擊力。他說,日本在島嶼問題上的立場沒有改變。……

APEC Gipfel China 2014 Xi Jinping Shinzo Abe
習安握手一幕引發無數解讀圖片來源: Kim Kyung-Hoon-Pool/Getty Images

「鑑於存在不同解釋,因此,完全不能說島嶼爭議已經解決。不過,在一段時間來東中國海上似乎有可能爆發軍事衝突後,既然雙方現在都承諾避免對抗,這多少算得個好消息。……

「現在,這兩個鄰居要重新往前看了。要設立防止在有爭議海域發生危機的機制。對雙方來說,這都同經濟利益有關。因冰凍期,兩國之間的經濟聯繫也受到影響。安倍現在在北京說,中國的和平發展對日本和整個世界都是一個機遇」。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