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中國房地產,能不能複製家電業的輝煌?

沈凌
2021年9月10日

正如其它消費品的市場發展過程一樣,中國住房市場殘酷的市場競爭中逐步形成寡頭壟斷,完成由增量到存量的生產轉換。現在,這一市場競爭過程,因為政府的三條紅線政策而被人為加速。

https://p.dw.com/p/409AO
China Hausbauer in Nantong
中國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優勝劣汰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2021年8月31日,中國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在國新辦召開的"努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39.8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48.9平方米,按照目前城鎮人口比例來計算,全中國的人均住房面積大約是44平方米。這個數字,已經超越了東亞的那些發達經濟體,比如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它們的這個數據大約在30-40之間;也已經追平了歐洲的發達經濟體,比如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從人均GDP的水準來講,中國經濟僅為上述國家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不等,但是就人均住房面積這個指標而言,卻已經達到或者超越發達經濟體的水準,這不能不認為是過去二十多年中國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縱向比較:1978 年改革開放之初,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僅大約7.5平方米;目前的水準比1978年增長了五倍。

中國住建部: 房租年漲幅不得超5% 避免大拆大建

不僅如此,住房品質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中國城鎮住房成套率從1985年的不到25%上升到現在的超過85%。絕大部分的城市家庭居住在擁有獨立廚房和衞生間的成套住房內。同時,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累計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萬套,幫助2億多困難群眾改善住房條件,促進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條件有效改善。由此,在住房需求上努力向著"居者有其屋"的目標邁進。

一哄而上到優勝劣汰

正如其它消費品的市場發展過程一樣,住房市場也有著首先一哄而上實現量的滿足,然後優勝劣汰,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逐步形成寡頭壟斷,完成由增量到存量的生產轉換。當中國人均住房面積達到發達經濟體的水準的時候,意味著宏觀整體上,中國的房地產業已經經歷了第一個階段,滿足了消費者需求。但是在區域之間,隨著地區經濟的此消彼長,人口流動導致各地房地產冷熱不均;在區域內,房屋也有新陳代謝,有折舊就有新房的需求。這樣的需求不會再像前二十年一樣,市場大到能夠容納全國數千房地產公司都賺錢,未來或許更加需要的是類似於美的格力海爾一樣的家電巨頭,因為能夠給市場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而獲得相對壟斷的地位。

China Dr. Shen Ling
本文作者、中國經濟學者沈凌圖片來源: privat

全國人大:房地產稅立法穩步推進

現在,這一市場競爭過程,因為政府的三條紅線政策而被人為加速了。政府推出這個政策,是為了避免市場競爭中的大起大落,制止房地產企業為了獲得上述壟斷地位,綁架金融,製造大而不能倒的負的外部性。這三條紅線,限制了房地產企業從金融行業獲取超大槓桿的能力,在房價泡沫尚未破裂之前,未雨綢繆,要求房地產主動降低槓桿率,可謂是先見之明。因為在過去二十年的房地產高速增長階段,中國房地產企業形成了一個"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固定思維,在每次房價低谷階段,房地產企業只要敢於放大槓桿,就會在下一個上升期賺得盆滿缽滿。現在一下子卡住了房地產企業的融資能力,就讓不少只會無限放大槓桿的大膽企業顯出原形,看看它們究竟有沒有沒穿泳褲渾水摸魚。

中國經濟:大國崛起下的升斗小民

恆大的困境

一度是中國風雲企業的恆大集團這段時間就遇到了問題。股價從去年的高點28元跌到了現在的3.5元,下跌幅度超過85%。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過去攤子鋪的太大了,槓桿率太高了。在三條紅線政策推出前的恆大,現金短債比只有22%,淨負債率卻高達163%;相較於另外一個大地產公司萬科的現金短債比165%,淨負債率37%,恆大的短期還款能力之低,槓桿率之高可見一斑。所以,這一年來,恆大不斷地收縮戰線,回籠資金,仍然難以迅速解決問題。

Hui Ka Yan
許家印的恆大集團陷入財務困境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Imaginechina/Zhong Zhenbin

另外一個遭受重創的房地產企業是華夏幸福。目前累計逾期債務已經高達918億元,這甚至已經波及中國最大的保險公司中國平安的業績。2021年上半年,中國平安作為華夏幸福的大股東,被迫對相關投資資產進行減值計提、估值調整及其他權益調整,金額為359億元。受此影響,上半年中國平安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15.5%。

延伸閱讀:響應習號召 地產商「割肉」進軍租房市場

作為投資中國三十餘年的老股民,今天房地產業的現狀,讓筆者想起二十年前中國家電業那一幕慘烈的競爭態勢。昔日明星企業如長虹康佳,今天都如昨日黃花,數以百計的地方性企業不見蹤影,但是中國家電業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鳳凰磐涅,成為中國最具世界競爭力的行業之一。雖然房地產業有其特殊性,不能完全複製中國家電業的景象,但是背後的經濟學規律,還是大致相同的。

中國房地產泡沫即將破滅?

沈凌,德國波昂大學經濟學博士,現執教於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