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中美分歧大 朝核、南海問題難達共識

採訪:張筠青2016年1月25日

美國國務卿克裡本周對寮國、柬埔寨和中國展開訪問。美方透露,北韓核問題以及南海議題將是克裡訪華的討論重點。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時殷弘認為,中美在上述兩個議題上都無法取得實質進展。

https://p.dw.com/p/1HjOV
Kerry trifft Wang in Peking
(資料圖片)美國國務卿克裡2015年5月訪華圖片來源: Reuters/S. Loeb

德國之聲:美國國務院高層人員透露,朝核問題將成為此訪的優先議題,美國希望中國支持更嚴格的國際制裁措施,並施壓北韓使其改變路線。您認為中美在朝核問題上是否能尋求到共識?

時殷弘:這一次要達成共識比較困難,因為美國和韓國已經表了非常強硬的姿態。中國雖然對北韓核試驗感到憤怒,同時也一貫反對北韓發展核武器和遠程導彈,但是中國從幾個月前嘗試積極改善同北韓關係,例如派劉雲山訪問平壤,那是基於長期考慮的結果。

另外,與前三次北韓核試驗相比,聯合國安理會的反應比以往更緩慢。一個原因是,安理會內主要大國的國際合作總框架,由於中美矛盾激烈以及俄國同歐盟和美國的對抗,造成大國合作框架不如先前好,這也會影響大國在北韓問題上的合作。另一方面,北韓核試驗到目前為止進行20天,同中國對先前3次的北韓核試驗的反應相比,中國的反應總的來說好像也比先前溫和。中國曾經在2013年上半年,嘗試過對北韓採取非常嚴厲的措施,總體而言沒有收到效果,所以中國方面的猶豫,以及為了中朝再次試圖改善關係留下空間,兩種考慮可能會使得這次中國不願意如同美國所要求的那樣,對北韓採取非常嚴厲的措施。無論是考慮到中美關係的總體氣氛,還是目前在北韓問題上的政策差異,這次克裡到北京勸說、施壓中國對北韓採取嚴厲措施,恐怕雙方分歧將相當厲害,不會產生太大的成果。

德國之聲:分析人士認為,為了換取中國對北韓問題的讓步,克裡此次訪華可能在其它議題上對中國做出妥協。您認為是否存在這樣的可能性?

時殷弘:北韓問題無論是對中國或美國都非常重要,過去的歷史表明,由於這個議題本身很重要,一般來說不大可能和其它重大議題掛鉤。我想目前中美之間的分歧已經很大了,在其它問題上美國恐怕也不會對中國做出實質性的讓步。所以這樣一種議論不一定靠的住。

德國之聲:南海問題也將是克裡訪華的討論重點。克裡周一先訪問了今年的東協輪值主席國寮國,周二訪問柬埔寨,而這兩國都被視為是中國在東協裡的傳統盟友。克裡此行被認為是尋求東協在南海問題上一致對華。您認為此舉是否能有成效?

時殷弘:寮國和柬埔寨同中國近年來有非常良好的關係,他們對中國的基本態度和中國同他們的關係,是不可能由於美國國務卿的訪問而發生任何重大的改變。東協今後仍然會在南海問題上直接、間接地分成界限不是非常明確的兩個陣營,一方面是東南亞陸上國家,他們不願意因南海爭端而過分損害同中國的關係,另一方面是東南亞海洋國家,他們在南海爭端上的態度同中國分歧,即使在最近幾年,都有所加劇,今後這個局面可能會保持下去。東協在南海爭端問題上,不可能實現真正實質性的高度統一。

Laos John Kerry trifft Thongsing Thammavong
克裡周一造訪寮國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J. Martin

德國之聲:中國近年來積極在南海填海造地,引發周邊國家以及美國的反對與擔憂。克裡此次訪華,雙方在南海問題上能有多少實質進展?

時殷弘:雙方在南海問題上的政策分歧和戰略矛盾遠遠更大,最多只能對如何管控可能的衝突增加一些新的共識,而中美雙方在南海爭端問題上,就立場對對方做出任何讓步,這都是不可能的。(在南海問題上)不會也不可能有大的實質進展。

德國之聲:中美政治互信是否能有所改善?您如何預測2016年美國大選後中美關係的動向?

時殷弘:中美關係基本上不大可能有實質性的改善。美國大選不管選上誰當總統,預計在執政前兩年的對華態度,一定會比歐巴馬2009年到2013年執政期間更為強硬。

德國之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此前提出構建"新型大國關係",這樣的關係究竟如何建立?

時殷弘:習近平和中國政府不斷主張建立"新型大國關係",要把這個概念當作未來中美關係的核心概念。但是從2013年開始提起直到如今,一直沒有被美國政府認真接受。而且今後一段時期內,被美國認真接受的可能性跟先前兩年相比更小。

時殷弘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美國研究中心主任,2011年2月起被聘任為中國國務院參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