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生產商力圖振興在華銷售
2015年4月2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上海國際汽車展開幕之際,尤其是對德國生產商而言,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前景有所黯淡。今年首季,市場領頭羊大眾在華營銷額僅增2%。專家們認為,總的來看,今年全年市場前景「不太樂觀」。中國轎車業協會一名專家指出,競爭將更趨激烈,價格壓力也會增大。他預期,德國生產商佔強勢地位的高檔車市場今年的增長率將是7%至8%,低於市場總增長率。迄今,專家們的預期增長率為10%。
中國人想要其它款式
新局面尤其使提供更廉價款型的中國生產商受惠。它們的市場分額已明顯改善。此外,增長重點已從東部富裕城市逐步移向華中和華西地區。在那裡,消費者更看重「實惠車」:車內空間大、座位舒適、有更強的道路適應能力。這位中國專家指出,大眾等德國牌子在這一領域沒有足夠的車型,「因此,它的經營便出現了下降」。大眾中國業務董事海茨曼(Jochem Heizmann)也承認,在這方面需要補課。他指出,增長主要來自德方目前不呈強勢的那些領域。
開發新款運動型多用途車
其它德國生產商也有意對變化了的局勢做出反應,並計劃調整自己的款型結構。戴姆勒已啟動生產GLA運動型多用途車(SUV)。總部位於慕尼黑的生產商寶馬的一名發言人通報說,不久後,寶馬在中國的一家工廠至少會推出外觀頗似越野車的又一新款。有錢的主顧們也越來越願意自駕,而不再讓人家給自己開車。這樣,對運動型多用途車的需求超過了對傳統意義上的轎車的需求。
營銷重點逐步從大都市轉移到中等城市
生產商奧迪態度依然樂觀,將希望寄予多用途車。奧迪中國總裁馮德睿(Dietmar Voggenreiter)認為,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增長放緩這一現象並不意味著「高檔車賣不動了」。只是購買力開始轉向了中檔車和多用途車,從而成為新的增長驅動力。他指出,另一個趨勢是,銷售市場從50個一線大都市轉移至日益重要的二線城市。中國約有125個人口逾50萬的二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