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社會的外裔女性:有理想少機會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2月15日

荷蘭導演梵谷遇刺一事也引發了德國人對社會文化整合問題的新一輪討論。不過,這種討論首先是以德國人的視點為基準的。現在,外國移民也發出了自己的聲音:950名來自土耳其、希臘、前南斯拉夫的年輕女性接受了關於德國生活狀況的社會調查。

https://p.dw.com/p/5zov
抗議示威的穆斯林婦女:以德國國旗為頭巾圖片來源: dpa

此次調查工作是由聯邦婦女、家庭、老年和青年部組織的,受調者的年齡介於15至21歲。德國埃森/杜伊斯堡大學的社會學者們在柏林揭示了一個令人遺憾的調查結果:外裔家庭及外族宗教背景的強大牽絆力阻礙了年輕女性融入德國的社會生活,並影響了她們的德語水準及事業前程。

埃森/杜伊斯堡大學的社會學家卡拉卡索格羅女士稱:「接受調查的外裔女生普遍認為,使用德語自如無誤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主動接觸主流社會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她們甚至不願疏離自己的家庭及文化背景。」

這位社會學家還表示,外裔女學生成績不佳,不是因為她們缺乏學習熱情,事實上,她們是很看重畢業成績的。在她們看來,家庭與事業之間並不存在衝突,父母也很鼓勵她們日後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問題主要是來自外部:父母缺乏社會地位,學校也不提供足夠的語言輔導。五分之一的受調者自己認為,她們的母語說得比德語溜。

聯邦政府的移民顧問貝克認為,這也是對比薩調查結果的側面證實。他說:「人們往往受到家庭出身的制約,大部分年輕的外國移民也是這樣。他們的父母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自己也很難有所超越。現在學校可以給學生上個人輔導課,15%的女學生也接受了這種額外的加餐,但這還遠遠沒有達到她們所期許的效果。」

鑑於目前的狀況,聯邦政府的移民顧問呼籲學校強化對移民學生的語言輔導,因為72%的受調者承認,她們是在幼兒園及小學裡開始學德語的,家庭用語完全是本國的語言。

儘管大多數被調查的外國移民表示,她們喜歡德國,也樂意在這裡生活。但是許多穆斯林婦女批評說,她們由於在公共場合配戴頭巾而受到歧視。看來,文化融合的道路還很漫長。

(馬泰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