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高專-充滿坎坷的陽關道
2002年8月7日高專在德國的歷史還是很短的。1969年,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浪潮中,首批三個高專建立,在弗倫斯堡、基爾和呂貝克。全在北德,全在石荷州。今天,高專已開設了156所,這個數字顯然還在繼續增加。德國190萬在校大學生中,有45萬在高專學習。不過短短的30餘年時間,現在德國工程師中已有一半以上是高專畢業的,經濟學工作者中也有三分之一畢業於高專。
然而這個數字是遠遠不夠的,高專學生與大學學生之間的比例還沒有走上教育學家們設計的「正道」上來。60年代的教育改革中提出的目標是,(綜合性和技術)大學培養科學中堅,高專培養大量的大學生。德國高專培養的大學生要佔到全部大學生數量的60%。
在過去10年裡,公立高專的建設幾乎沒有什麼進展。只有巴伐利亞於1994年後投資了2億多歐元,建立了4所新的高專。高專生比例最高的是東部的薩安州,高專生佔大學生總數的38.5%,而北威州高專生只佔19%,柏林只佔16%,薩爾州甚至只佔15%。
高專培養的主要是工程師、企業經濟家和社會教育家。而法學家、教師、藥師、牙醫等專業就是設不起來。原因是:大學和有關職業協會吃醋,他們不允許高專搶去他們的飯碗。一位專家說:大家都知道,在那些與實踐密切結合的專業中,高專是不可戰勝的。
高專與實踐密切結合,而且根據經濟界的需要來隨時調整自己,這是眾所周知的。高專的許多講師本身就是大、中、小企業的工程師、管理人員,是實踐中的人。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的董事沃林格爾說,高專學生對他的公司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在他們在我們這兒實習的時候,在他們最終為我們聘用之前,我們就認識了這些未來的畢業生,而他們也瞭解我們。「」高專畢業生的前途今天已經跟大學畢業生沒有什麼區別了。」確實: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的總裁施萊普斯本人就是高專學歷的。
高專畢業生的就業機會往往也比大學畢業生好得多。比如,艾斯林根高專的21歲女生格夫羅熱爾學的是機械製造,剛開始她的高等學業,高專就介紹她跟博施公司認識了。不僅僅是認識,她在博施公司還有一位導師,每隔4至6周見一次面。她畢業後的工作崗位可以說是一點都沒有問題。
由於高專的種種優勢:學習時間緊湊,短,與實踐結合,畢業前途良好,再加上高專規模一般要比綜合性大學小得多,因此,高專一些專業的名額限制比大學也嚴。而學成畢業率則比大學高:大學學生約有30%中斷學業,而高專只有20%。
有些人認為,高專太「土」,思路太「侷限於小地方」。但這樣的高專其實為數很少。許多高專非常的國際化。比如艾斯林根高專,學習機械製造的學生大約有三分之一有一段時間在國外學習。這個學院自己的一所語言學校裡提供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甚至還有中文和日語。英文則是每人必修的。洛伊特林根高專所屬歐洲商學院的學生,必須有兩年在國外學習,學外經和國際商業的學生,還必須在國外實習至少一個學期。
在西方國家,高專被普遍稱為「應用技術大學」(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高專畢業生受企業歡迎並不是德國單獨的現象。在德國,例外的是國家機構,他們的大門主要向綜合性大學畢業生敞開。高專畢業生到國家機關當公務員,薪水一般要比大學畢業生低幾百歐元。
還有一個給高專以不平等待遇的地方,那便是大學。如果高專畢業生要到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大學便要求他們補一系列的課。
近年來,有些高專在提高高專地位,進一步改革教育方面做得十分出色。一個突出的例子是德國統一後才建立的柏林技術與經濟高等專科學院(FHTW)。通過每個專業自負盈虧、學校領導效率化、加強與國外高校的合作等手段,學校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被設在古特斯羅的高校發展中心評為2001年度「實踐最佳高校」。德國科學基金會協會也把它評為德國5家「改革高校」之一,獎勵給它連續3年,每年30萬歐元的費用。
擁有8000名學生的FHTW的另一個出色之處在於它的跨專業教育。比如,學習環境程序技術的學生,同時要學習建築工程、車輛技術和機械製造。獨特的專業房地產企業經濟把企業經濟學、法學和技術結合在了一起,使學生畢業後能夠方便地在房地產業中青雲直上。
這個高專的另一個創新是:它建立了一個企業初建者中心。所有學生都可以以低廉的租金,享用那裡的辦公室和辦公設施。目前那裡已經建立了30個學生企業。比如,25歲的烏瑟曼小姐已學了四個學期服裝設計專業,她要搞出自己的一套時裝線路來。她開出了自己的公司。這當然是要花不少額外的錢的。她說:「商業成就目前不是那麼重要的事。關鍵是搞出自己的出色的服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