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hi0205 Pressestimmen Bin Laden

2011年5月3日

美國特種部隊打死本•拉登的消息公諸於世之後,中東衝突各方和阿拉伯及伊斯蘭國家媒體紛紛作出表態。

https://p.dw.com/p/118CD
--- DW-Grafik: Peter Steinmetz
圖片來源: AP/DW

加薩地帶的哈馬斯領導層對美軍打死本•拉登發出嚴厲抨擊。哈馬斯在加薩地帶的行政負責人伊斯邁爾‧哈尼傑(Ismail Hanije)在周一(5月2日)中午表示,「我們將之視為美國血腥鎮壓穆斯林和阿拉伯人的政策的延續。我們對這起針對一名阿拉伯聖戰者的謀殺行動表示譴責。」

哈尼傑表示,他們將向真主禱告,讓本•拉登如同信徒和殉道者那樣得到永生。此外,哈尼傑強調,哈馬斯與基地組織保持距離,兩者之間沒有關係。此前不久,法塔赫領導的巴勒斯坦自治權利機構也就本•拉登之死發表了聲明。發言人哈堤卜強調,「本•拉登之死對於世界和平是一件好事。但更重要的是,拋棄本•拉登及其支持者在世界範圍內鼓噪推行的暴力路線和方式。」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周一上午就已經向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示了祝賀。他此後發表評論稱,「反恐鬥爭將持續很長時間,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必須毫無妥協。這是一個重大勝利的日子,是自由、公正和我們與其他民主國家共享的價值觀的一次重大勝利。」

除了中東衝突各方紛紛就本•拉登之死發表意見之外,阿拉伯媒體對此又持怎樣的觀點呢?

總部設在倫敦的溫和派泛阿拉伯媒體《生活報》(Al-Hayat)發表評論稱,「奧薩馬‧本•拉登的死是分步驟而來的。當突尼斯和埃及的和平革命在沒有恐怖組織參與的情況下將兩國專職政權推翻之時,本•拉登在政治上就已經死亡了。自此之後,基地組織就如同黑夜中的盲人,因為他們顯然已經失去了與那些努力在本國實現和平變革的阿拉伯世界民眾的聯繫。」

走通俗路線的阿拉伯網路報紙《Elaph》在就本•拉登之死對於國際恐怖主義的影響發表評論時顯得比較謹慎,「迄今為止本•拉登並沒有明確的目標,因此在評價他對於伊斯蘭聖戰者的影響力時應該保持謹慎。儘管如此,人們今天已經可以斷言:只有阿拉伯世界實現了自由和民主之時,本•拉登的思想才會真正消亡。因為只有多元社會才能通過思辨的力量消解極端主義思潮。因此,支持阿拉伯世界的民主運動才是對付『本•拉登主義』的最好防禦。」

親沙烏地的報紙《中東時報》(Asharqalawsat)認為「恐怖之王」本•拉登的死亡是其極端暴力路線的邏輯結果,「本•拉登的終結早就可以預見。而他以這種方式死去也是其極端主義的一個邏輯結果。這對於其他仇恨和恐怖說教者的一個警告,這些人為針對無辜平民發動恐怖襲擊提供意識形態的合理化解釋,並以此對伊斯蘭造成了莫大的恥辱。」

西方對於本•拉登之死雀躍不已,而阿富汗報紙《Aschte Sobh》則帶著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此事,「這再次顯示了,阿富汗視角與西方有多麼不同。西方世界將本•拉登之死視為公義彰顯,大加慶祝。西方人認為,現在世界變得更為安全了。但是我們阿富汗人並不這樣看。有鑑於我們國家的處境,本•拉登之死對我們而言並不意味著公義彰顯,我們的世界也並沒有因此而變得更為安全。只有恐怖主義永遠從我們地區和世界上消失,公義才能得到實現。只有到那個時候,我們阿富汗人才能談論一個更為安全的世界。」

本•拉登藏匿於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附近,這讓很多人驚訝不已。當地的英文報紙《新聞報》(The News)刊發社論指出,「巴基斯坦沒能在自己國內發現全球最大通緝犯的行蹤,這一事實令人震驚。」

另一家巴基斯坦報紙《每日時報》(Daily Times)的評論文章中也提到了這一點,「本拉登是如何在巴基斯坦不知情的情況下在我們國家藏匿起來的?這個問題很難向美國解釋。」



作者:Clemens Verenkotte/Iveta Ondruskova 編譯:石濤

責編:樂然

Superteaser Großbildteaser ### Achtung, nicht für CMS-Flash-Galerien! ### Verschiedenen Onlineseiten englischsprachiger Zeitungen verbreiten die Nachricht über den Tod des Terroristenführers Osama bin Laden, aufgenommen am Montag (02.05.2011) in Kaufbeuren (Schwaben). Weltweit äusserten sich Politiker erleichtert über den Tod des Al-Kaida-Chefs. Foto: Karl-Josef Hildenbrand dpa/lby +++(c) dpa - Bildfunk+++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