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關係不應讓政治衝突左右
2011年5月6日該報5月5日的文章寫道:"從近處看,一切反而更不清楚。在艾未未一案中,北京決策核心的內幕,外界所知甚微,如同最近幾周所有被綁架或遭起訴的藝術家、部落格作者和律師的案子一樣。所以,原則上什麼可能都有,甚至不能排除德國的對外文化政策觸怒了某位中國高層官員。但是從最低限度的現實主義來看,不得不說這是所有可能性中最不可能的。在中國公眾中,"啟蒙藝術展"異乎尋常地鮮為人知,它要是同拘押世界著名藝術家的決定有某種關聯,便是一個奇跡了。更何況,艾未未的國際影響力不會不被考慮。甚至還必須承認,不可能是文化部某位官員做了這個決定,而文化部目前在德國公眾眼中等於是政權的代名詞。
"眾所周知,中國除了國家機構和司法機構之外,還有第二個並行的權力結構,即共產黨的結構,在出現疑問時會取消第一套機構的正常作用,但是人們在外國總是不考慮這一點。要是黨的權力機關認為,有必要超越顯而易見的民間內在動力,而文化部、外交部以及其它與外國保持政治或文化關係的部門都得讓路。目前局面的可怕之處尤其在於,當局對於合不合法和表面形象早就毫不在意。這樣表現出來的文化,不參與任何文化對話或者公共討論。它成了一種意識的核心,總是小心提防針對自己的陰謀,因此不覺得有義務要予以說明解釋。"
"中國人對這種特殊的分權已經習以為常,沒有人會將一個藝術家的被捕與'文化政策'連在一起,根據經驗那是分別由不同的部門專管負責。外國的藝術家當然不需要適應這種雙重結構,他們的權利和義務是,堅持文化該是什麼就是什麼,即共同生活的現實基礎,而不僅僅是不能談論的利益的外殼。因此,如果不同文化之間還要進行對話的話,那麼,艾未未的下落必須成為討論的話題。但是,什麼樣的文化政策對於中國那樣的國家產生意義,這個問題也同時要求人們瞭解文化產生作用的空間。"
國家與公民社會界線含糊
作者認為,倘若關閉展覽,"這在外交上當然是一個明確的反對訊號,但是在目前的特殊狀態下,首當其沖將會是負責國際間相互理解的文化部和外交部受到衝擊。這個局面的荒謬在於,中國的官方文化政策在中國國內的地位不算很高。在這個背景下,合作在怎樣的程度上意味著沆瀣一氣這個問題,就增添了另外的色彩。即使與國家機構的合作也會促進中國公民社會的內在動力,反過來,與公民社會活動家的合作項目則會受到國家的控制,甚至會為其所利用。在中國,'國家'和'公民社會'常常不像(德國)文化政策的一廂情願的那樣,二者之間多半沒有清晰的界限。"
作者表示,"適用於文化產業的東西,其他領域並非一定禁止,即便它在試圖摒棄藝術的本身意義。否則,不同文化之間的關係只能讓政治和經濟利益衝突去左右了。"
報摘:林泉
責編:李魚
(以上內容來自其它媒體,不必然代表德國之聲觀點。)